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重提“平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05 14:41

  本文选题:平民教育 + 现实意义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摘要】:当亿万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城市化进程以不可阻挡之势逼近时,"青年进城务工者"这一人数众多的群体,就成为当前平民教育的主要对象。切实给予这些劳动者以一种"特殊资格",帮助他们学会经营生活,成为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具有独立人格,明白人生价值,适应现代社会的"完成的人"。这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是人道主义援助性工作和一场新的启蒙运动,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开展平民教育,为社会分忧,帮助政府从基础问题上化解社会不公,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增强生存竞争的能力,解决社会的民生问题以及发展问题。为社会"分忧解愁",为当前的改革做贡献,是重提"平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Abstract]:When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rural labor force is transferred on a large scale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approaching irresistibly, the "young migrant workers",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has become the main object of civilian education at present. To give these workers a "special qualification" to help them learn to manage and live, to become a "completed person" who can create wealth for society, hav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life and adapt to modern society. Thi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front of the whole society. It is a humanitarian aid work and a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t is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We should carry out education for the common people, share worries for the society, help the government resolve social injustice from basic problem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ers, enhance their self-confidence, help them to strengthen their ability to survive and compet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development.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ut forward "civilian education" again, to solve social worries and to contribute to the current reform.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孟戈非;对《共产党宣言》的补充和修正——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有感[J];炎黄春秋;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运杰;;陈独秀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评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范庭卫;杨贤江心理教育思想初探[J];吴中学刊;1995年04期

3 辛萌;;论杨贤江对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贡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高峰;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4期

5 陈桃兰,黄英;试析杨贤江与国家主义派的斗争[J];党史文苑;2004年08期

6 周正怀;苏区社会教育的特点及评价[J];党史文苑;2005年02期

7 郝锦花;;清末民初乡村民众视野中的新式学校[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陈仁保;用“导为主”取代“为主导”——关于教师在主体性教育教学中作用定位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9 律海涛;;陶行知与杨贤江体育思想之异同[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10 杨思信;;国、共、青三党与收回教育权运动[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董宝良;吴琼;;杨贤江的德育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敖小兰;;杨贤江青年责任感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瀚青;;杨贤江论教师修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海云;;杨贤江教育哲学思想浅谈[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2011年

6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晓玲;杨贤江“全人生指导”及其对当代青少年的现实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志平;重塑“师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琳;普通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陆伟;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振国;乌海市乌达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杰;未成年犯矫正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莉萍;从东方到西方:王韬文言小说的异域文化想象[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霞;体校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晴霞;从教育视角探析“少年中国学会”同人之聚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尚武;中国无政府主义教育思潮及流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家福;;借鉴陶行知平民教育理论 指导新时期平民教育工作[J];生活教育;2007年01期

2 王有升;;新时期的平民教育关怀[J];中国教师;2007年02期

3 赵燕;;近代平民教育思潮及对现今社会的启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5期

4 鲍海燕;;绥远平民教育对内蒙古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J];现代教育;2011年Z2期

5 石嘉;谢锐;张新;王维营;李明仁;林碧玲;喻乐阳;彭燕;罗琦卿;;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改革的价值[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6 王家进;20年代的“希望工程”──太原平民教育运动[J];城市研究;1994年02期

7 吕云飞;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8 林银光;;平民识字教育:理念、实践及其启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兰军;;平民教育与第一次太平洋国交会[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3期

10 郑艳霞;李彦群;;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J];邯郸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世达;李积华;;论弘扬“五种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A];旗帜 方向 使命——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戴霞;;浅谈“老有所为”的现实意义[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洪蕾;;关于《温疫论》对抗SARS的现实意义探讨[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4 董杨;;再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实意义[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5 马梅娟;;延安精神现实意义新探[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王福民;;浅说《孙真人福寿论》的现实意义[A];孙思邈养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时文清;;论邓小平科教兴国理论及现实意义[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陈静;麻彦坤;;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缘起及其现实意义[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任俊;;积极心理学的现实意义[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孙明轩;;延安精神现实意义之我见[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烨;IMS商用部署的现实意义[N];网络世界;2006年

2 黄小慧;开始阅读,永不嫌晚[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3 李辉亿 赵宪武;谈研究《资本论》的现实意义[N];湖南日报;2001年

4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N];上海证券报;2005年

5 骆承烈;孝道及其现实意义(摘要)[N];新乡日报;2006年

6 赵纯仁;富有成效的素质教育方法[N];吉林日报;2007年

7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徐祖永;“财产性收入”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N];学习时报;2007年

8 蔡海波;从“私了”看我国习惯法的现实意义[N];法制日报;2008年

9 陈履生;重提临摹[N];美术报;2008年

10 陈峥嵘 钟健;恢复市值配售方式的现实意义[N];中国旅游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严峰;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宋秋敏;“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D];苏州大学;2008年

4 刘谦功;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崛起的历史动因与现实意义[D];清华大学;2007年

5 杨孝容;佛教女性观源流源流辨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陈华;转轨时期国有银行脆弱性的分析与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李亚洲;俄共理论与政策主张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李建琴;中国蚕茧价格管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颜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琳琳;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唐海玲;让儿童生活音乐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水桥;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及其现实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朱蕾;权证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其交易制度的完善[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刘洋;论邓小平的科技思想[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刘红;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7 郑翠飞;古代书院的大学精神及其现实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黎;对两种技术评估思想的理性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论;试论董必武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D];中南大学;2005年

10 白帅;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改进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48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48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