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师岗位双向交流:促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19 17:41

  本文选题:双向交流 + 教师岗位 ; 参考:《中小学管理》2008年04期


【摘要】:正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全国许多省市都实行了教师岗位交流制度,概括起来,目前各地的教师交流主要有"柔性流动"(指教师仍在原校,只为其他学校提供智力支持、指导和帮助)"支教"和"轮换"3种形式。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eachers' post exchange 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many provinces and citi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summary, teachers' exchang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are mainly "flexible" (referring to the teachers still in the original school, only providing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other schools, guidance and help), "branch education" and "rotation" in 3 forms.
【作者单位】: 北京密云县教育委员会
【分类号】:G5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捷;;树与藤[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0年10期

2 毕玉婵;钟文兰;范霞玲;;略论教师的岗位自塑[J];学校管理;1995年05期

3 津一轻;辛勤育人 无私奉献——记全国优秀教师孙德忠[J];职业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4 朱超华;姚侃;;建立教师流动制度,推进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均衡发展——从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中得到的启示[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年04期

5 孟宪彬;;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探索——开展教师岗位实践培训活动[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6 王振;杨军;;县域基础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7 包宗顺;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成因与对策——基于苏北农村的调查与分析[J];唯实;2005年Z1期

8 刘茜;;感情交融是搞好教和学的结合点[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吴彩玲;;用真诚去换知心[J];新课程(小学版);2007年04期

10 焦树国;管刚;王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晓燕;;优化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卞金祥;刘效武;;“教学魅力”与“人格力量”——中小学优秀教师素质结构及成长规律探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3 荣晓燕;;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4 王峰;;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发展之如何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5 孙圣芳;;浅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陈妙林;;“信息双向交流模式”分析[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7 朱向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杭州模式——名校集团化办学剖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张利秀;王守玉;;创新办学机制 促进均衡发展[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9 黄玉梅;;浅论气象节目的互动性[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许燕;王芳;刘颖;王中会;;21世纪优秀教师心理结构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建军 李建新;高碑店选派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N];保定日报;2006年

2 尹岩;百名优秀干部异地挂职[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年

3 特约记者 王云松;云南以对口交流提速“边疆党建长廊建设”[N];中国人事报;2007年

4 全国政协委员 邓伟志;推动“电子政府”建设 增进官民双向交流[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红艳 中华 胜龙;全市千名教师下乡支教[N];菏泽日报;2007年

6 任松筠;优秀教师心目中的老师[N];新华日报;2007年

7 记者 徐亚华;变单向建言为双向交流[N];南通日报;2006年

8 记者 崔璀 通讯员 吕回;表彰先进 弘扬师魂[N];丽水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刘布阳 特约记者 张弛;在角色转换中炼出“真金”[N];中国交通报;2007年

10 武文霞;沉醉教育做良师[N];焦作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令平;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屈宏强;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颖;安全平台支撑体系及其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宗希云;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策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田春芳;发展中国家社会均衡发展与政府作用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卢立香;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冬梅;江苏省常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林琳;延边地区小学英语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3 郭旭;高校优秀教师教学技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爱兰;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丹;二战后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桂辉;小学优秀教师实践智慧的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爽;高校学生优秀教师观的调查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陈军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9 时芸;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优秀教师标准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11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11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8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