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追寻存在的意义: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18-05-23 06:37

  本文选题:存在 + 意义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24期


【摘要】:传统认识论主导下的课堂教学暴露出"人"的自我迷失、教学实体化、教学工具化等问题。在意义生存论看来,人是一种追求意义的存在,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面对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如何有效认识"范式向"如何有意义存在"范式转型,坚持以"追寻存在的意义"为价值取向,确立师生的主体性以消解"人"的迷失状态,倡导交往理解的教学生活方式以改善"实体化"的局面,关注师生的精神世界以摆脱"物化"的困扰。
[Abstract]:The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ditional epistemology exposes the problems of "human" self lost, teaching materialization and teaching tools. In the sense of existentialism, people are a pursuit of meaning, and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be a meaningful world. Facing the gap between reality and should, our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should be "how to effectively recogniz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paradigm shift" to "have the meaning" "paradigm shift" and "to pursue the meaning" to pursue the meaning "for value orientation", to establish the subjectiv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dispel the lost state of "people", to advocate the teaching life style of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bstantive" situatio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teachers to get rid of the problem of "materializ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祖社;意义世界的创生及其自为拥有——人的超越性与自由本质探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维平,陈礼明;关于中医中药学科学化的思考[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6期

2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4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6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7 王雪峰,高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8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9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10 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平;中医学合和思想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王漫;基于实在概念结构拓扑的设计智能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3 谢爱华;“突现论”中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文亮;人性及其善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性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齐凌云;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江河海;主导多维整合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万俊;论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建江;信息化中哲学认识论的新特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继湘;;教学论实践智慧的缺失与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3期

2 代建军;;基于教育智慧生成的教育批判[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3 张晖;;复杂视野下的教育本质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徐立明;;教育信仰重建的基础[J];教书育人;2011年17期

5 卢艳红;;道德教育视野下意义引领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藤纯;;我为杜郎口激动不已[J];基础教育;2007年11期

7 康卫忠;;学校生活怎样关涉学生幸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尤佳;;“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9 李又军;;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10 张楚廷;;教育与时间[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深圳中学 马小平 陈晓波;让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山东省潍坊盲校 王培峰;教育哲学:逼近教师灵魂的培训[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华龙;体悟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卢艳红;论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家铣;从规范世界到意义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齐慧甫;占有与存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小敏;教育境界论[D];湖南大学;2008年

5 王趁平;论教师的人生境界[D];河南大学;2008年

6 马迎;论走向生命理解的教育[D];河南大学;2006年

7 刘瑞芳;论教师生命意义的遮蔽与澄明[D];河南大学;2006年

8 祝孔娟;冲出生命的壁垒[D];河南大学;2007年

9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10 黄志平;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23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23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e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