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大学生休闲活动及其心理调适建议

发布时间:2018-05-23 12:42

  本文选题:大学生 + 休闲活动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11期


【摘要】:正近年来,随着休闲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以及大学生生活观念及生活方式的日益显著变化,休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休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对人的健康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休闲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掌握好休闲活动的有益原则,是实现健康教育的重要领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s the concept of leisur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the life concept and life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ctivities and mental health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s and ways of leisure activities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healthy life. The quality of leisure activitie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Mastering the beneficial principles of leisure activities is an important guid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波,刘宣文,何伟强;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探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智,岳晓燕;体育锻炼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3期

2 王若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3 车毅;高校体育如何应对21世纪的体育休闲时代[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8期

4 刘秀芬;王永杰;;亟待加强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黄丽敏,郭飞;冬季大学生课外冰雪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冰雪运动;2005年04期

6 孔繁英;浅析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陈茂林,彭蕾;浅析主体性体育教学推进健康教育[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张惠聪;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于传伟;高校体育课程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陈更昌,陈俊钦;健美操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独特功效分析[J];抚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萍;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云;我国高校在校研究生体育行为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米艳;舍宾(SHAPING)形体训练对中青年女性部分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何长才;科研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教育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南生;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陶克祥;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炳芳;大学生社会认知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陈智行;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环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张丽;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美萍,张坤,张文新,Andrew J Fuligni;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蓉;;休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24期

2 周正怀;蒋敏;;医专学生休闲问题实证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年06期

3 胡炳政;;论大学生休闲的心理机制及其教育促进[J];文教资料;2010年15期

4 陈彦宏;;大学生休闲动机、休闲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述评[J];考试周刊;2010年12期

5 朱健民;居蔚青;;大学生健康自评完好量表的检验与生活方式关联因素的回归分析[J];体育科学;2008年05期

6 宗先波;;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辅导[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陆建兰;曾能毅;;浅议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8期

8 陈斌;;“天之骄子”为何不想念书——大学生的心理障碍[J];家庭医学;2008年04期

9 王立新;陈凡;;大学生休闲活动及其心理调适建议[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11期

10 陈丽;隋岩;林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姚本先;芮雪;;近十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计量学分析——以《心理学报》等五刊为样本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2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7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张杭;“6·25”大学生杀人事件心理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李舒蕊;“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 柯狄祖;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强;大学生休闲行为与休闲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因素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石晓勇;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红霞;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924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24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4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