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良师三议——如何做一位好教师

发布时间:2018-05-24 16:31

  本文选题:教师 + 敬业 ; 参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6期


【摘要】:作者以教书育人近三十年的深切体验和广博阅历为基础,从敬业、博学和风格等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一位同时攀上学术高峰和师德高峰的好教师。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found experience and extensive experience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for nearly 30 years, the author discusses how to be a good teacher from three aspects of professionalism, erudition and style.
【作者单位】: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伟;大学生德性培育的意义和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2 张今杰;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关系的历时性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彭福扬,李芸;人文精神视野下的技术创新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刘向先;“两课”教学方法诸模式实验报告[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张帆;科学主义和现代反科学思潮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冒荣;校园文化和大学的文化精神[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张学松,谭贞,张爱红;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丁永祥;审美——伸张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吴培爽;叶冰;;大学生知识价值观教育若干问题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刘长明;教育的革命——从工业文明的谋职教育到和谐文明的和谐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霞;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邓文初;民族主义之旗[D];浙江大学;2005年

3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时进;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刘英杰;科技意识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喜旺;学术与教育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荆志伟;清开灵组分配伍治疗小鼠脑缺血的药理机制比较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8 秦荪涛;生态工业园系统的演化与调控[D];河海大学;2007年

9 李杰凯;运动项目广义进化规律与体育教学原理[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宋良图;微观生态系统仿真试验平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河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探析[D];郑州大学;2001年

2 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晏如松;技术的价值荷载及其审视[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刘宏;诺贝尔奖的设立对科学建制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3年

5 李诗和;爱因斯坦·充满现代人文精神的物理学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宁永娟;论陈寅恪先生的“种族与文化”观[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韦文荣;高科技与伦理道德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礼文;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2年

9 赵红;高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平衡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王江波;经济演化及其突现机理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健;;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技术的挑战与革新[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年01期

2 费菊梅;;优化教学,约会精彩[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3 陈凤云;;浅谈教师心理品质与学生成长的关系[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4 王丽群;殷汝军;;为理解而提问 让学生开动脑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年01期

5 周文雅;;浅谈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年01期

6 周茂生;;从案例看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生成[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7 王爱菊;申传胜;;开发与利用家长课程资源的方式[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8 周林;邓达;;“地震遗产挖掘、赈灾经验总结”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对灾区学校感恩教育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9 绳珂;李臣之;;建构“生动课堂”[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10 陈铁军;;让爱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J];职业;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家林;;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和声课教学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朴英;;和声共同课教学之构想[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胡丹丽;;和声教学的三个侧重——“和声与曲式”课程教学的探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杜晓十;;在理论与实践间徘徊——三十年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声教学述评[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颖雪;;和声教学改革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杨喜平;张玉军;;浅谈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处理技巧[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李兆辉;张大伟;马文英;;在原电池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朱恩;;UNESCO全球微型科学实验项目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王宝珍;刘松艳;周伟红;;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绪论课的设计[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李滦宁;赵淑洁;季桂娟;;改革非化学类专业研究生化学选修课教学模式[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洪辉 记者 沈丽霞;为南昌规划建设出谋划策[N];南昌日报;2010年

2 曹煜 中共榆社县委书记;加强基层党的建设重在改革创新[N];晋中日报;2010年

3 渭城区中山街小学 王彦明;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三个关键[N];咸阳日报;2010年

4 ;授予刘义权同志“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决定[N];中国档案报;2010年

5 州统计局;贯彻落实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6 王桂生;在比较中正确对待自己[N];宁夏日报;2010年

7 记者 徐飞鹏 周奇;抓住首都发展的难得机遇不断取得新成绩[N];北京日报;2010年

8 记者 朱正义 通讯员 吴丹;交运部道路运输司与东四局开展“双学双促”共建活动[N];中国邮政报;2010年

9 记者 王士彬;刘义权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N];解放军报;2010年

10 记者 李东华;市妇联授予汪雪艳“淮南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N];淮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辜筠芳;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视野下的课堂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红洋;高中综合科学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陆平;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江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学校知识资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叶小红;幼儿自控能力发展与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菲;基于Struts2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施佳璐;大学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研究——质量的视角[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叶文文;现行大学英语口语教材评估和满意度调查[D];浙江大学;2010年

4 雷习林;江西省高校教学基层组织的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王春华;中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之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卢雪;高中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结构及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赵秋利;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情感的叙事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贾明霞;A高校教学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10 王成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课程创生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29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29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a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