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德育信息化建设
本文选题:网络环境 + 德育 ; 参考:《情报科学》2008年05期
【摘要】:文章阐释了德育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德育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加快德育信息化建设所应采取的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alyzes on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mora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西广明;高校德育网站思想阐明[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04期
2 桂学文;周嗣;;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情报科学;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2 徐世浩;高校教育网站Asp.net技术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朱京曦;;论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4 雷菁;;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1期
5 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桂学文;周嗣;;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情报科学;2006年05期
7 王栾井,曾娜,赵展春;基于社会主体需要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探讨[J];情报资料工作;2005年01期
8 朱京曦;学生主体活动:课程学习资源的价值所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仙梅;网络文化下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雷菁;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余莎;广州市初中生校外网络游戏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郑弋晖;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情感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勇;网络环境中的初中生社会化问题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艳丽;中英两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姜岩;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丁艳辉;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德育生成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尹利平;基于网络学习资源的高校道德教育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狄奥;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国栋;关于中国、美国和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比较研究:ACCS研究项目介绍[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张倩苇;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3 刘铭,刘延申;解读教育信息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项骏;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5 刘志华,蒋志诚;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6 胡为民;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年23期
7 蔡连玉;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8 陈洪涛;网络社会的德育课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刘树安;试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张翔,何畏;国际教育技术新思想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影响[J];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壮能;;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方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8期
2 陈云龙;;对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的探讨[J];快乐阅读;2011年11期
3 程航;;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知识建构特征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4 贾健;;网络环境下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8期
5 马晓芳;高峰;;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生态圈的设计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6期
6 张慧;;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J];华章;2011年13期
7 侯秋霞;苑星海;;谈网络环境下课程与教学一体化整合设计思想[J];龙岩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余明伟;黄文娟;;网络环境下的农村教师发展五字诀[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9 宁玉门;胡清;;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教学新课程改革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9期
10 周家权;;网络环境下的中职“个别化学习”探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晖;;网络环境——自主探究的全新空间[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严少青;;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朱蕙;;网络环境下艺术史教学改革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4 崔文闰;;网络环境下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评价[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浦陈霞;;“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何敏霞;;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探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兰永国;;让网络与教学牵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赵国红;;对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9 张丽军;;课程整合——“痛并快乐着"的尝试[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兰永国;;让网络与教学牵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柯杨;“班班通”,网络环境下的高效课堂[N];河南日报;2011年
2 景晖;教师:如何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都日娜;网络环境下的“链式”教学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4 陈丽;网络环境下的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5 吴万波;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山东邹平第一中学 郭凤广;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角色新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7 王喜艳 高鹏;走出网络环境下教师备课“不作为”的误区[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陈乃军(作者单位:苍南县教育局);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刍议[N];温州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钟伟;大投入要有大产出 高投资要有高效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余冠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时代的亲密接触[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萍;网络环境下的领域知识挖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焕景;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设计[D];河北大学;2005年
2 孙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林艳芹;网络环境下非线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大勇;关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学信;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晰宇;网络环境下基于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付春艳;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清秀;研究性学习电子学档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效章;网络环境下“意义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童琳;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29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29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