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网络、资源与学校竞争优势:一个结构社会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5-24 20:33

  本文选题:教育社会学 + 学校网络 ; 参考:《教育学报》2008年03期


【摘要】:资源和网络一直是学校生存和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因素。急于彼此需要和互动,学校和其他组织机构组成了一个网络结构,学校需要的资源就分散地存在于这个网络之中的各个节点上,这就是网络资源。学校的社会嵌入性决定学校的全部行为都是围绕获得网络资源而展开的,包括学校社会资本的积聚、加强对组织知识的学习、提高学校吸收资源的能力等。
[Abstract]:Resources and networks have been the main strategic factors for the survival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schools. Eager to need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school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form a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resources needed by schools are scattered in each node of the network, which is called network resources. The social embeddedness of the school determines the whole behavior of the school, including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school social capital,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learning of the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bility of the school to absorb the resources.
【作者单位】: 江苏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魏江,叶波;文化视野内的小企业集群技术学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1年04期

2 江积海;龙勇;王涛;;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渊源及主导逻辑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7年07期

3 唐丽;网络的生产——以一个地方性黑市经济的演化为关键案例[J];社会学研究;2003年05期

4 庄西真;学校社会资本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鸿新;浅析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降低问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陶守强;;依托产业集群的企业成长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3 石彤;性别排挤研究的理论意义[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4期

4 陈朝宗;论产业集群形成的文化模式[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郭劲光,高静美;网络、资源与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社会学视角下的观点[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6 江晓珊,陈洪;中国的经济社会学研究综述[J];桂海论丛;2005年05期

7 彭灿;;企业集群知识系统工程:一个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8期

8 谢庐明;客家文化视野中的清代赣南农村市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陆德梅,朱国宏;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探微[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10 余文学;;水利工程建设引起的社会问题及对策[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萍;;浅析农村社区发展中社会资本的作用特点及规律[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2 张本效;;社会工作者在生态小城镇环境管理领域的角色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元清;;论“拟虚”的实现及对浙江动漫业的反思[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程大涛;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集群组织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许强;基于知识转移的母子公司关系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王光庆;市场、企业与经济组织的分析逻辑[D];厦门大学;2004年

6 马建会;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惠凯;临港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马永辉;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俞海山;消费外部性的经济学、人口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士梅;信誉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辉;竞争优势与组织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兼论邯郸市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的中小企业[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建翠;广东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彭峥嵘;有组织犯罪与黑市之关联初探[D];湘潭大学;2002年

4 申军;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大学;2002年

5 叶波;面向整体技术能力演进的企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张爱婷;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国民经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高谋洲;榆林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德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诸关系协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魏非;浙江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10 徐强;服务企业集群创新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华胜,柳卸林;中小民营企业跨越发展的学习机制[J];科研管理;2001年01期

2 董俊武,黄江圳,陈震红;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2期

3 庄西真;关系:一个学校社会学的分析框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3期

4 庄西真;科层制和关系网络:学校中权力与资源的配置[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8期

5 庄西真;;什么学校,什么问题——学校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6 庄西真;学校社会资本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环惜吾;英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和近况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2 ;教育文摘[J];安徽教育;1982年05期

3 张朝阳;“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偏废啊!”——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毛礼锐[J];江西教育;1982年09期

4 吴有;教育社会学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1期

5 约热·戈鲁查尔 ,王爱珠;社会学的分类和研究的基本方法[J];社会;1982年02期

6 清水义弘;密平琪;;日本保谷市的一次教育调查[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2年01期

7 鲁洁;创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社会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8 远方;美国社会学会举行第78届年会[J];社会;1983年05期

9 郭鲁晋 ,蒋梁贽;联邦德国社会学教授代表团访华[J];社会;1983年06期

10 R.施托尔贝格 ,立平;马列主义劳动社会学的对象与职能[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唐景莉 金志明;思政工作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记者 蔡旭;请关注少男少女性健康[N];健康报;2000年

3 记者 张真弼;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肖玉华 通讯员 石晓峰;担起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任[N];光明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刘焱焱 谌力 王昱虹;北京第二实验小学[N];网络世界;2001年

6 记者 偶正涛;中国科大改革女生体育教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钱民辉;开辟农村教育研究的新领域[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齐书聪;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不断挖掘网络教育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张白;教育社会学的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重庆市石柱一职中 谭岷江;领略E-learning[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美国闲暇教育的发展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0年

2 张社广;网上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3 黄晓蕖;面向教师的网页式教学资源生成系统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蒋汉耘;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胡振京;教育正负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6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黎玉仪;澳门十年免费教育现行实施模式的分析与完善选择[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等等;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国红;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对策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闫效鹏;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30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30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