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师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

发布时间:2018-06-10 10:59

  本文选题:教师 + 课程意识 ; 参考:《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摘要】:教师课程意识属于社会职业意识范畴之一,是教师个体与群体基于职业实践,在其职业环境中通过履行专业职责而形成的关于课程规律的体认。课程意识指导着教师的课程实践,映射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课程意识的生成与提升,需要相应的实践环境。
[Abstract]:Teachers'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social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It is the recognition of curriculum law formed by teachers' individual and group based 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their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by performing their professional duties.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guides teachers' curriculum practice and reflects the specializ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 The 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f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need the corresponding practice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2 靳玉乐,张丽;教师参与课程发展: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梁康;“我思故我在”及其现象学的解析与重构[J];开放时代;1999年02期

2 姜海燕;姜德刚;;部分教师对新课改抵触的原因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8期

3 张传开,余在海;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李美辉;自我意识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历程[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5 郭嘤蔚;论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内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7 陈新汉;;自我评价活动论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张传开,余在海;交往范畴和交往实践观研究之评说[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李留义;;承认关系中的人性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翟鹏玉;“那”生态文化圈与主体际交往实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国坛;;马克思哲学劳动主题引论——兼与吴晓明教授对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王善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再认识[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存在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7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黄文前;自由意志——叔本华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宏钢;桂西南农村小学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倪雅萍;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郑先俐;专业场景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巫肇卉;课堂中的知识建构:教师实践的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永勤;论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金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兴娟;中学拓展型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梁巧华;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商利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新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因校制宜开发中职数学校本课程[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升喜;王会华;;让红雪莲开满教师心灵的花园[J];辽宁教育;2011年Z2期

2 李吉会,邓清兰;教师工作评价标准[J];中小学管理;1996年10期

3 张楚廷;;学生也有想错的权利[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4 胡慧颖;;加强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5 宋宁娜;;教育改革与教师工作[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本刊编辑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特别报道之一 寻找17件为教师而做的事[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7 唐海宝;;为了教师的幸福感,我们还能做些什么?[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8期

8 刘新杰;赵富增;;校长应为教师减负做些什么[J];教书育人;2011年20期

9 徐伟;;对学校管理本质的认识与思考[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1年04期

10 张玉森;施晓梅;;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教育艺术;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现状及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杨应元;;民办学校教师心理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张宏雷;刘铁京;;再析影响中学教师心理的几个相关因素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廖全忠;巫文晖;刘水平;;“三心二意”为人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5 靳宇倡;;大学教师工作枯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新领域[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杨静;;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杨静;;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瀚青;;徐特立师道理论研究[A];纪念徐特立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咏梅;;教师的工作压力与身体健康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10 张笑云;;一种综合评估教师工作的数学模型[A];数学及其应用文集——中南模糊数学和系统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卷)[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北省监利县上车湾镇中心校 朱培垓;让家访回归教师工作常规[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为教师工作和生活创造更优环境[N];文汇报;2009年

3 肖川;教师的课程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教师工作如何评价[N];文汇报;2003年

5 记者 彭薇;从“今日无事”到“思考源泉”[N];解放日报;2009年

6 李 健;老师,生成你的课程意识[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副校长 宁杰;提高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记者 谷少传;让龙岗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乐土[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怎样面对教师工作上的懈怠[N];中国教师报;2004年

10 江苏省南通市二中 张日华;寻找教师工作的动力之源[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胥兴春;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金瑛;基于学校发展的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卫华;教学机智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洪志忠;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ng;学生课程意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艳波;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工作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萍;从“恪守”到“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曙光;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覃莹;创生意识:教师课程意识的应然追求[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李琳琳;盘锦市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金香;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影;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9 庞军朋;教师负性情绪对学校德育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羊冯;论教师美的两种取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02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002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5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