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双专业”问题探析
本文选题:教师教育 + “双专业”特征 ; 参考:《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1期
【摘要】: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的"学术性"与"师范性"长期停留在对"学术性"与"师范性"谁是主、谁是次上,没有认识到二者的统一与共存:教师教育具有"双专业"的特征,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缺一不可。教师专业化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发达国家的教师专业化策略也体现出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两手抓"。根据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当前,在明确教师教育"双专业"特征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加大教育学科类课程的比例,赋予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师教育体制,逐步实现"学科专业+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以满足"双专业"的培养要求。
[Abstract]:The "academic" and "normal nature" in the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ve long stayed on the "academic" and "normal" who is the main, who is the secondary, did not realize the unity and coexistence of the two: the teacher educ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 specialties". Discipline and education are indispensabl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ased on the specialization of teachers has a dual disciplinary foundation, and the strategies of teacher specializ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lso reflect the "two hands" of discipline and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 specialt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curriculum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educational subject cours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innovate the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gradually realize the training mode of "subject and special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double specialties".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许建美;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2 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3 胡青;刘小强;;分离还是融合:教师教育专业化中形式与实质的矛盾——兼谈学科教学知识(PCK)与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4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5 ;积极推进教育创新 实现北京师范大学跨越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文权;;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培养方案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范东生;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栾庆芳;;高师数学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整合的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曹玉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视角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俞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刘中猛;叶泽滨;;城乡交流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8 李淑平;;教学反思视角下农业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9 孙德玉;新课程呼唤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闫蒙钢;金思慧;;高师院校教育类新课程“四六三”体系设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罗炎成;;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思路[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2 黄宇;陈阳;;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陆京秀;;新课改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蔡彬;;基于师范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程向阳;刘可;;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邓如陵;;坚持教育创新,走专业化之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田发银;赵金梅;李红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节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8 沈学英;;用音乐敲开智慧之门——论述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娟;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云松;沈阳市中职卫生学校涉外护理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华瑾;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群体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丽;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丛晓芳;中职实践课教师专业自主权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翟继岩;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桐;关于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明颖;美国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燕;初任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剑萍;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争论问题的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3期
2 张贵新;欧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方向[J];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3 杨涤;教师专业教育模式: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为中心[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殿彬;;论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李玉峰;;教师专业化需要教师教育专业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6期
3 孙钰华;;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杨跃;;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理性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王绍晶;教师专业化及高职教师教育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3年02期
6 金月锋;;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蒋德意;蒋己兰;;我国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教师教育模式新探[J];职业圈;2007年13期
8 刘桂春;师范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9 谭春芳;;论小学教师专业化与教育学的使命[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梁洪亮;;教师专业化下的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问题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旭东;崔瑞海;孔令伟;宁凯;;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连茂廷;房元霞;;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雪萍;周李莉;;对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张传燧;蒋菲;;《学记》的教师思想与教师专业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范振江;;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蒋菊;;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历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周红安;郑颖;;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唐海岚;;让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9 张恒忠;;教师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杨宝华;龙宇;纳本良;;用科学发展观引领 以实绩见证实力——“教师自我发展中的总结、反思研究”课题2008年工作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省绵阳民族中学 程晓Z,
本文编号:2005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00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