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30 19:44

  本文选题:教育信息化建设 + 可持续发展 ; 参考:《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3期


【摘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在体制、机制、设施、标准、培训、资源等方面面临困难,而核心问题主要在宏观政策、财政投入与教育体制三个方面。文章认为,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除国家应保证有效投入外,充分调动内、外部力量,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的制度化与透明化,构建基于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服务体系是今后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努力方向。
[Abstract]:At present,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our country. However, there are difficulties in the aspects of system, mechanism, facilities, standards, training, resources, etc. The core problems are mainly in three aspects: macro policy,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education system. The paper holds tha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sure the effective input, fully mobili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and realiz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ransparency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upport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action is the direc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荣怀;江新;张进宝;;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4期

2 顾小清;;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估:国际研究现状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3 黄桂晶;黄荣怀;张进宝;江新;;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大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学校知识资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海军;范新民;;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框架的思考——以公共服务、典型应用及公益资源为导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3期

2 乐军;;对教育信息化本质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3 顾小清;鲁志芳;;从一个学校的发展看教育信息化成效——仙霞中学的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黄桂晶;张进宝;罗李;;基于“扎根理论”对微软“携手助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现状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5 李新晖;;教育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6 左彩虹;;学校教学范式创新的价值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7 杨雷;张晓鹏;;教育资源信息化的非市场价值及其测评方法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8期

8 林君芬;;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策略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9 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10 祝智庭;王佑镁;吴永和;;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开放思维[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桂晶;张进宝;罗李;汪晓元;;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微软携手助学”项目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现状的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江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学校知识资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飞生;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2 介春伟;吉林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侯全军;基于Flash平台的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D];湖南大学;2008年

4 崔粉芝;北医网院兼职辅导员对远程学生非课业支持服务的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林国曼;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曹丰;中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调查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常环;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山玲;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蒋珍莲;21世纪广西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及策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芦丹丹;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远;现代远程教育与亚洲教育变革——第三届CRIDALA暨第四届DEC远程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7期

2 黄荣怀;江新;张进宝;;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4期

3 陈小娅;;继往开来 创新发展 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在“纪念中国电化教育发展70年座谈会暨2007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4 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上)——关于ME命题的论证[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5 沈玉顺,卢建萍;制定教育评价标准的若干方法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6 张遂州;;学校:科层组织还是松散联结?[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年05期

7 李春玲;;我国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江新,郑兰琴,黄荣怀;关于隐性知识的分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史燕来;;学校评估:中小学校改革与建设的助推器——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调研报告[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8期

10 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雨林;;强化标准研究促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广东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之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周东;;教育信息化步入整合时代[J];中国教育网络;2006年07期

3 甘泉;;感受教育信息化[J];教育信息化;2006年18期

4 ;以创新促发展 《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年会圆满结束[J];教育信息化;2006年10期

5 许敏;;为“可持续发展”寻求方向[J];IT时代周刊;2004年11期

6 王小青,李保海;浅议建立可持续发展信息资源系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4期

7 赵舒平;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要从学生可持续发展来做起[J];计算机与网络;2005年11期

8 王冉;;教育信息化初探[J];双语学习;2007年06期

9 马莉;;神州数码:技术推动教育信息化[J];中国信息界;2005年10期

10 ;为教育信息化筑路架桥[J];计算机教与学;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师云杰;刘向红;;加快“数字河北”建设 促进河北可持续发展[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2 夏英煌;张家义;;地质遗迹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苏榕生;林爱民;;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可持续发展初探[A];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刘智;;在强化海区航标管理中赢得单位可持续发展之我见[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2002年航标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2年

5 秦伯益;;可持续发展的大敌—社会浮躁[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李万松;;协调交通与可持续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秦伯益;;可持续发展的大敌—社会浮躁[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一部分)[C];2002年

8 陆宏芳;蓝盛芳;彭少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评价指标的新拓展[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冯展极;;试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徐飞;王浣尘;;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及层次[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中秋;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快步前行[N];衡阳日报;2005年

2 ;我国地方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工作进入新阶段[N];科技日报;2008年

3 庄继华;徐州电信力助教育信息化建设[N];人民邮电;2008年

4 郝哲;宝洁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5 赵新利;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N];克孜勒苏报;2008年

6 从军;百事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N];中国质量报;2009年

7 高君明;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举办[N];经济日报;2009年

8 记者 张俊德;打造低消耗能循环可持续发展企业[N];张掖日报;2009年

9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李满;新加坡出台未来可持续发展蓝图[N];经济日报;2009年

10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李力;欧盟推动以科研促进可持续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步楼;可持续发展伦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晓英;中国石油化工业可持续发展及政策选择[D];东北大学;2005年

4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吴妤;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张俊飚;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8 柏国强;上海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欧阳静;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新疆大学;2006年

10 吕志明;会计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奕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英U,

本文编号:2086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086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b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