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城市中心主义”的视角
本文选题:农村留守儿童 + 教育问题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摘要】: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演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以青壮年外出为主的人口流动,即“青壮往外走,留下三六九”。与此同时囿于“城市中心主义制度”等因素的羁绊,大量农民工子女既未能跟随父母进城,实现城市入学的梦想;也未能在家乡接受到扎实有效的教育,因此,这些“父母双在”的孤儿—留守儿童,其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已有的关注和研究多停留在阐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面,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多为“蜻蜒点水”,鲜有从制度层面作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共有现象,但留守儿童问题却是中国特色的,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传统的制度安排—“城市中心主义”固有的缺陷,因此笔者试图以“城市中心主义”为切入点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 2007年1月份跟随导师在江苏沭阳、阜宁,2007年5月份在宿迁的新庄、泗阳、新袁等地的实地调研,既增加了我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感性了解,又进一步促进了我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生成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理性思考。拙文试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个案分析等研究手段的采用,在切实把握留守儿童生活、安全、学业、心理、道德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着力挖掘问题背后潜隐的深层次矛盾—“城市中心主义”障碍,并顺从这一研究思路,提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粗浅构想。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since the 1980s, there has been a large scale population flow in our country, that is, "the young and strong go out, leaving behind three or sixty-nine".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fetters of "city-centrism" and other factors, a large number of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not been able to follow their parents into the city to realize their dream of enrolling in the city, nor have they received a solid and effective education in their hometown.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these orphans-left-behind children with both paren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existing attention and research mostly stay on the surface of explaining the education problems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re mostly "dragonflies and water", and few in-depth studies are made from the system level.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large-scale population mobilit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world modernization, but the problem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reflects the inherent defec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city-centrism" from one side. Therefore, the author tries to carry out a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from "city-centrism" in January 2007 in Shuyang, Jiangsu Province, Funing, Suqian Xinzhuang in May 2007, and Siyang in May 2007.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Xinyuan and other places not only increases my per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urvival situ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but also further promotes my rational thinking on the caus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in-depth interview, cas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tries to grasp the living, safe, academic, psychologic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the basis of a prac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living, safe, academic, psychologic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is paper tries to excavate th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 behind the problem-"city-centrism", and obeys this research idea, and puts forward a simple idea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金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1年51期
2 丁爱华;;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3 毕菁;;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8期
4 秦敏;;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5期
5 彭尚平;王奎奎;谭雅丽;蒋雯昊;;基于生态理论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模型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6 王道坤;;教育孩子要趁早[J];教书育人;2011年16期
7 代士民;;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5期
8 朱拥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9 孟繁晓;;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10 贾丛丛;;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正江;;素质与教育问题的早期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梁国民;崔光彬;魏经国;宋立军;张纪;张孝勇;;放射诊断科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杜朝由;;浅谈老年人的教育问题[A];2005年“关注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宏观背景研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永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及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李立;;科技馆中的教育问题[A];学习型社会与科技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8 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郭丹;;关于日本PT、OT的教育问题——教学内容及教程[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权方英;李宏翰;;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情绪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温红彦;解决教育问题的钥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赵晓霞 常丹;20重大教育问题继续问计于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本报记者 黄良富 卢雪英;甘孜代表团热议交通及教育问题[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4 本报记者 林春霞;海归代表细说教育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一焱;委员真知灼见 热议教育问题[N];联合日报;2010年
6 郭英剑;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7 丁洪先;“富二代接班”不单是个教育问题[N];光明日报;2009年
8 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徐吉志;“责任状”并非解决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记者 赵超 吴晶;国家就20个重大教育问题问计于民[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刘柳;一些学校存在的问题亟待整治[N];安庆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之骐;公共领域中的师生教育话语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钱风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2009年
9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红;从课程角度探讨农村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2 熊亚;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缪文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城市中心主义”的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小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5 余丽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宋小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秦树文;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8 张磊;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9 张磊;“80后”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透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华灵燕;现行义务教育体制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9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089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