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对教育理论内涵、形成和发展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11 09:41

  本文选题:教育理论 + 教育经验 ; 参考:《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摘要】: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关于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教育生活离不开教育理论的引领和指导,教育理论源于对教育现象的理性思考和对教育规律的理性追求,是人们在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抽象、概括和总结基础上形成的专门化、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生活,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漠视教育理论的心理。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思考教育理论的内涵、形成和发展,从而理解教育理论的重要性。
[Abstract]:Theory is a knowledge system about the essence and law of things expressed by a series of concepts, judgments and reasoning in practice. Educational lif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guidance and guidance of educational theory,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rational thinking of educational phenomena and the rational pursuit of educational laws, and is the abstract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practice. Generalize and sum up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specialization, systematic rational understanding. At present,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icated educational life,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especially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re generally indifferent to the educational theor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think about the connotatio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heory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al theor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研究项目“基础教育内涵性均衡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880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大椿;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2 高瑞霞;;赫尔德对启蒙理性的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谭炯玲;;自我意识问题的哲学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4 李艳娟;;浅析德国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重叠的原因[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5 杨巧蓉;;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新探——以“自然权利”为视角[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6 孙慕天;文明的理论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7 张晓华;;尼采的现代性批判与西方文化范式的转换[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8 徐翔;;符号的生产与“符号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程倩春;;论十八世纪启蒙思想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胡玉鸿;;社会契约与人的联合[J];比较法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斌;张艳芬;;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3 智广元;;老子之“道”与现代科学[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成山;历史与自由[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鑫;;对教育理论内涵、形成和发展的再思考[J];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2 张园园;;论新时期教师师德之内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卜洁;胡涌;柳小玲;;我国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J];中国林业教育;2010年06期

4 马相海;潘宏佳;;主体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5 杨强;郭宇峰;沈琳;;浅谈教学模式的特点[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6 郑燕;;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机械职业教育;2007年10期

7 周彬;;论知识在学校中的运用[J];今日教育;2011年Z2期

8 徐晓明;;作文教学个性化的理论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36期

9 李春贤;彭喜保;朱建磊;;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璋;;浅论“足健法”或称“足道”内涵的研究和应用[A];经典荟萃——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中华反射疗法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2 宋开山;赵云升;金伦;;定向运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A];2001年全国定向运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赵捚;;浅议“天癸”[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刘秋萍;;浅谈如何正确认识绿色食品的内涵[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于婧;肖辉;;加快城乡一体化 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6 李玉春;;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玉春;;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乔卫芳;支光辉;;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编制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桂小丹;;国内外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综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10 李海燕;韩萍;;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发展探究[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菲 姚笛;聚焦各民族教育经验[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付洪军 通讯员 谭昌训;推广珠海警备区教育经验[N];珠海特区报;2007年

3 周绍禄;东北师大创新教师教育经验的启示[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陈香;教辅退烧,,教育理论图书升温?[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记者 梁真鹏;扎实提升文明素质工程 认真总结农民教育经验[N];安康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玉来;自信·创新·“大观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吴祚麓邋汪海燕;中纪委在我市召开座谈会总结推广我市廉政教育经验[N];黄山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陈峰 臧石田;教师“点菜” 专家“下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所广一;教育科学出版社:擎起教育理论出版大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早报记者 郑佳雯;复旦百年教育经验:敢为天下先[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易森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任永泽;教育知识的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可欣;论隐私权[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龙娟;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莉;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春英;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理性转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隋丽霞;新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周继红;从法律解释的内涵论我国法律解释体制[D];安徽大学;2005年

6 陈宏;岳阳城市历史文化的形成及其近代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汤红兵;湘鄂西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章伟坤;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趋势与特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丽敏;当代我国公民教育实施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长绵;论形成权的内涵[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14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114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5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