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18-07-15 22:15
【摘要】: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为此,高师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联系,形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以彰显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
[Abstract]: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eachers for basic education is the foothold and growing point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normal universitie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o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 curriculum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normal colleges has not changed much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out of touch with basic education, the teaching ideas are backward,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outmoded. The prospective teachers trained in normal colleges can not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basic education. Therefore,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new their educational concepts,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the mode of teacher training,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and connection with basic education, and form a new system of teacher education which integrates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post-service training.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
【基金】:安徽省重点教研项目(JYXM2005022)
【分类号】:G65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1期

2 路书红,魏薇;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小山,严先元;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2 凌瑞良;苏南发达地区优秀初中教师成长规律初探[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6期

3 刘洁;试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因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靳莹,刘璐;对高师化学课程结构的统计分析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3年01期

5 崔鸿;谈我国中学生物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6 林长春,梁国明,孙宇阳,李安平,李晴;关于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设计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3期

7 赵昌木;论教师成长[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8 林长春;时代呼唤我国设置科学教育本科专业[J];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9 孙元涛,赵明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索、经验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10 季春阳,廖志刚;在高师教育中实现“教书育人能力”的再生产——如何在高师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教书育人能力[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赣洪;信息技术支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丽华;开放式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3 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詹荔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探略[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子宜;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改革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晓明;平凉地区小学教师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建团;挑战·反思·对策·展望[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林松访;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及其成长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董昕;论教育善的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崴;论教育学类专业模式的改造[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10期

2 唐松林;论我国高等师范课程结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习教师在角色扮演中的得与失[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2 宋光辉;;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构成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3 黄忠快;;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4 陈永光;;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践及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5 马耀灵;;加强实验室建设 支撑新课程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6期

6 孙玉荣;买买提祖农·阿布都克尤木;胡辉;李双龙;;新疆高等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理念的思考——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背景[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于四海;;新课程背景下微格教学有效性研究——基于训练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8 费虹;杨笛;刘付华;;新课改与高校扩招背景下地方高等师范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思考——兼论语文新课改的得失[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8期

9 唐世纲;;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体系的反思与重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林群;董国豪;王吉春;吴节义;;新升格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基于绵阳师范学院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卜庆梅;丛发滋;张萍;王丽娟;;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能力的一体化培养[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良瑛;;重塑培训理念 勇于探索实践——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中新课程内容的培训探索[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光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牢固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 把握发展的主动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黎邦科;;远程教育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模式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肖凡;胡宗球;;新课程 新要求 新角色——析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师范教育的新要求[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罗红艳;吴安春;;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黄映玲;;新课标背景下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改革试验[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施敏;;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的挑战与对策[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为抓手 探索具有矿区特色的教师教育发展之路[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健楠;市区高复班今年招生有点冷[N];金华日报;2007年

2 记者  柯昌万;陕师大为农村培养“永久”牌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周波;综合素质和成长记录将成为高校录取依据[N];成都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钱建虎 张虎林 通讯员 章军国 荣剑兵;泰州师专:服务并引领地方基础教育[N];泰州日报;2007年

5 赵建春 章军国 荣剑兵;紧跟时代步伐 服务并引领地方基础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邵方超邋记者 李林岩;进德修业 自强不息[N];吉林日报;2007年

7 临汾三中校长 张杨管;新课改实施的国际背景与人本核心[N];临汾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柯昌万 通讯员  李卫东 刘芳;为农村教师送来新理念新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记者 康磊邋通讯员 谷艳东;爱心传递希望 行动实践理想[N];长春日报;2008年

10 ;长风鼓浪扬个性 素质教育谱华章[N];江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玲;新课程背景下高校物理专业师范生素质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干红;新课程改革对师范生素质的新要求及师范教育的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皮武;基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高师教师教育专业调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沈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师地理教师培养目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潘彦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广西高师学生教学基本能力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师院校生物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曹萍香;从顶岗实习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王进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河西学院教师教育的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春芳;面向师范生的课堂教学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25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125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4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