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案例剖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author's basic idea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discussion on the strategy of the design of onlin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at the two level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t firs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educa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online curriculum for teacher education. On the practical level, the author provides an example of network curriculum evaluation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network course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network course evaluation. Method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职前与职后一体化课程构建的研究”(课题编号:FCB05053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编号:FCB0505306AIJ0170001) 2007年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立足基础教育改革,构建师范教师教育课程的新体系”(项目编号:2007J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梅群,吴华;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王丽珍;马存根;林海;张军征;;关于师范院校开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11期
3 安宝生;衷克定;;关于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4期
4 武法提;;目标导向网络课程设计的原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1期
5 王丽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现状调研[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恒;董伦红;尹航;;我国高校篮球教学网站现状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唐伟志;汤艳;;浅谈电大残疾人学员网络课程的设计特点[J];才智;2012年12期
3 席红岩;;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8期
4 孙雨;胡苏望;李国斌;;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校网站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12期
5 瞿X;林光梅;;“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学习活动设计现状调研[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6 王志军;余胜泉;;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7 赵燕萍;;高校网络课程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33期
8 张有录;车启凤;;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体系探究[J];甘肃科技;2010年20期
9 高娟;;网络远程教育课程设计原则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武建伟;朱乃峰;;浅谈网络课程的特性及构建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姚林修;北京市属高校投入产出效率与竞争力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方海光;我国教育软件价值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4 刘世洪;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杜方冬;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良林;基于网络教学平台高校公选课课程设计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刘思娟;基于DEA、AHP模型的高校管理信息化水平评价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跃玲;网络教学交互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于家杰;基于层次分析法双语教学网站的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智斌;网络课程内容设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义三;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璇;WebQuest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米雁;人文精神关怀下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霞;功能视角下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研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范郭昌骅;基于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海;档案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档案管理;2003年01期
2 尹睿,谢幼如;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7期
3 董艳,黄荣怀,李晓明,申瑞民;《网络课程课件质量认证标准》的研制与修订[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谢幼如,刘铁英,高瑞利,尹睿;网络课程的内容分析与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5 张有录,俞树煜;关于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6 李玉斌,姚巧红,张海燕,刘家勋,王健;双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7 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8 王晓丽;基于专业类网站评价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2年10期
9 赵仪,赵熊,张成昱;专业网站的评价指标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年04期
10 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丽;;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现代网络课程设计的影响[J];大众科技;2011年07期
2 吴彤;居来提·沙比尔;;新疆校本培训与信息化整合的几点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李洁;;高师“运动生理学”网络课程设计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4 孙杰;;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分析与设计[J];科技信息;2009年15期
5 李婷;杨雪;黄海林;;情感化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年08期
6 武法提;;目标导向网络课程设计的原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1期
7 朱元招;傅友福;王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8 王磊;;浅探以后台数据库为基础的网络课程设计[J];工业设计;2011年05期
9 周颖;开放本科《货币银行学》课程网上教学的设计[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冯锐;朱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亚君;;关于《中药商品学》与《中药鉴定学》整合的商榷[A];中国商品学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暨商品学发展与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樊勤攀;;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毕波;;把握网络特点 革新数学教学[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马江;;初探四川省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5 秦尊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合与发展前景[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红梅;刘亚;;智力理论的发展趋势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整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赵迎春;;信息技术与英语口语教学的整合[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石义;秦涛;彭艳丽;张扬;;基于模糊综合判别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梁俊杰;庄嵘;;论两相流分流器性能评价体系[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杜彩虹;;网络企业的相对投资价值评估[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 ●嘉宾:乐正(深圳社科院院长、教授);关注国内首个和谐评价体系[N];解放日报;2006年
2 本版编辑 陆炎 程忠 张卫玲 于文忠;如何看待课改后的评价体系?[N];中国体育报;2006年
3 记者 郝建新 特邀记者 郝吉;绿色指数成为考量节能减排新依据[N];科学导报;2007年
4 李铁军;泰达环境信誉体系全国领先[N];北方经济时报;2009年
5 周纪明(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6 锦秀文;登报道歉还需完善官员评价体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记者 高铸成 通讯员 李泓;深圳首推“和谐评价体系”[N];工人日报;2006年
8 记者 蔡琦 应丽斋 通讯员 包毓琼;嘉兴“评价体系”开全省先河[N];嘉兴日报;2006年
9 记者 白天亮;“综合绩效”约束央企负责人[N];人民日报;2006年
10 黄晓华;建立城市信用发展环境评价体系[N];海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斌;中国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刘苏社;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效率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郑小晴;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及其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周洁敏;大熊猫生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曾丽娟;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萍;林业重点工程绩效审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宋荣兴;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郭晖;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与优化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曹敏杰;中小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娟;新媒体艺术与现有美术欣赏模式间的关系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可;XW集团乳业并购战略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3 李磊;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谢燕鹏;论预期违约规则与不安抗辩权之立法整合[D];吉林大学;2006年
5 陈晓云;课程价值观与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杨帆;区域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岁s,
本文编号:2137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13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