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
[Abstract]:Zhang Chu-ting '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is a process of "learning", which embodies the wisdom nature of philosophy, and he advocates to return to the most basic of education, that is, man itself, by examining and reflecting on the conceptual facts of Chinese pedagogy thinking. The most basic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human beings urges him to construct the axiom of education, and hi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reflects his unremitting ideal and realistic pursuit, that is, the all-round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40-02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4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徐湘;;张楚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4期
2 马洛·埃迪杰;胡力佳;;作为教育哲学的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1991年04期
3 ;学术动态[J];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4 王坤庆;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发展概观[J];海军院校教育;2001年01期
5 赵煦;;2006全国教育哲学年会暨国际教育哲学研讨会议综述[J];中国德育;2006年10期
6 邓飞;郭祥超;;2009年教育哲学高层学术论坛会议综述[J];当代教师教育;2009年03期
7 高杰;;教育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学问——浅议《教育哲学》[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杜威谈教育哲学[J];青年教师;2009年01期
9 John S.Brubacher;张家祥;;教育哲学的范围:职能、历史和派别[J];全球教育展望;1982年01期
10 何齐宗;当代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教育哲学的理论构架——1992年全国教育哲学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J];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雷豪;;论心理咨询的教育哲学底蕴[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范鹏;成兆文;;冯友兰教育哲学发微[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于建福;;孙中山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顾春;;试论陆九渊教育哲学与禅宗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顾春;;陆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朱国仁;;论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顾春;;陆九渊教育哲学之心性论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高时良;;陶行知教育哲学的儒学渊源[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刘佛年;;《范寿康教育文集》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于博 通讯员邢霞;为教育哲学准确定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实习记者 张倩侠 本报记者 徐启建;教师需要教育哲学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宁波;沟通学院派与草根派的第三种教育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伟建 通讯员 李永利 周志华;让山村飞出“金凤凰”[N];农民日报;2009年
5 薛涌;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N];南方周末;2003年
6 本报记者 孙军 通讯员 刘淼;中美教育的差异及其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朱小蔓(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一种个性化的教育 哲学表达方式[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朱广菁 杨林;要允许聪明孩子发展跳跃式思维[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刘云杉;“The Educated Person”or“The Educated Male”?[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福特基金会教育项目官员 何进;跳出教育看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桂;教育的超越:走向他者的自我[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宇玲;教师专业发展之建构个人教育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宛莹;后现代哲学思潮对台湾教育哲学的影响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慧玲;马克思与杜威的教育哲学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黄军山;张楚廷5I课程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举;论教育哲学的合理转向[D];河南大学;2010年
6 万言明;杜威教育哲学的现实审视[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焱兵;颜元教育哲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杜文丽;民主与教育:杜威教育哲学初论[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胡佳;杜威的教育哲学[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张云;素质教育:教育哲学的当代热点[D];新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19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1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