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探究和启示

发布时间:2018-09-07 16:32
【摘要】: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论述教育的教育家,其名著《理想国》更是蕴涵着丰富的、迄今仍熠放着启示光芒的教育思想,它对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颇有启迪意义。
[Abstract]:Plato was the first educator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 to systematically discuss education. It is instructive to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政治学系 安徽大学政治学系
【分类号】:G40-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国铭;一种内涵深刻的古典教育观——柏拉图《国家篇》教育思想述评[J];鄂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云;古代希腊的灵魂观念及其历史演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3 叶东惠;;回归、提升、创新——从伦理层面构建“和谐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黄成双;;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5 李金荣;;平等及信息平等的逻辑过程[J];图书与情报;2007年01期

6 冯燮刚;李子奈;;经济学的困境与行为经济学的解构[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1期

7 邓亚雄;《伊利亚特》中的史诗明喻及其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魏茂恒;柏拉图从教生涯及教育思想述评[J];东方论坛;2002年06期

9 胡孝根;;柏拉图《理想国》的诗教思想研究[J];东疆学刊;2006年03期

10 何志魁,张旺;柏拉图教育思想述评[J];大理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章延杰;论政府信用[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10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比较[D];湘潭大学;2001年

2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吕燕;文学虚构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4 贺轶玲;友爱:来自德性的声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琼;师生关系的审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冰;当代教育伦理的价值取向及其保障体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林栋梁;哲学诠释学的方法论意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曙辉;建构普遍伦理的可能性[D];东南大学;2004年

9 王宝江;情景教学对我国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社会法制建设的互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恩鸿;;无何有的理想国——也说我的教育乡愁[J];师道;2011年Z1期

2 胡迪;;从工具主义到生活:教育语境的转变及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1期

3 李兰芝;;天上星辰 人间至爱[J];中国教师;2011年13期

4 孟艳秋;;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教育差异[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5 张晓阳;;论教师信念伦理的模式转换[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1期

6 朱清河;;论永恒主义教育观及其对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启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教育,需要一份坚守[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8 杨翠娥;;论教育的哲学基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9 安东尼奥·巴特尔;梁宏琛;周加仙;;数字时代的教学脑[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9期

10 江峰;;论教育学的价值哲学基础——基于舍勒的现象学价值哲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陈建翔;;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徐卫红;;教育为了国家——柏拉图、卢梭教育思想的乌托邦色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余志祥;;孔子、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殷企平;;柏拉图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张海波;;教育万能论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滕大春;;外国教育史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赵卫平;;艾礼奥特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法琨;;教育管理与人道主义——论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之沟通[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雪林;与世界教育大师零距离交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薛立民;不要被思想灼伤[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王晓蕾;中西方教育观之比较[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4 李争;“不同的城市”[N];中国教师报;2007年

5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如春雨般润泽每一个角落[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杨书;“评价”性思维:现代教育的科学维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上海 李勇;教育也可以等于“挑葱卖蒜”[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李蓬林;从等级教育向民主教育的艰难跋涉[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吴松;教为不教 学为创造[N];光明日报;2006年

10 雷天邋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甘阳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孙向晨;素以为绚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潘希武;学校道德教育的路径转变与作用界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小勇;维柯教育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曾东;教育与人的现实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4 周宏芬;教育正义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卢西亚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柳谦;教育承认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兴国;教育自由及其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建军;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小李;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臻;柏拉图的教育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罗先奎;柏拉图的未成年人教育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红;从“新苏格拉底法”到“新柏拉图法”[D];武汉大学;2005年

6 谢德宝;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与古希腊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刘应竹;古代希腊教师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席晶晶;论教育隐喻[D];河南大学;2009年

9 郭德yN;论教育本质的三种哲学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欣;“经验”与“成才”[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28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28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1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