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08 10:18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在学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已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组成部分,并对其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本研究以北京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北京中小学生家中和校内外的应用情况,并对这种基于网络应用而形成的青少年亚文化——"网络文化"的概念、内涵及表现形式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的分析,研究者认为,当前网络应用已成为北京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也已成为其亚文化的重要形式。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网络文化的特点,扬长避短,使之成为信息时代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促进因素。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school. The network has gradually become a part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ir way of life. This study take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eiji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ome and in and out of school by means of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the subculture of teenagers based on network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and interview data, the researcher thinks that the network appli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aily life study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 and the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its subculture. Educators should fully 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network culture and make it an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技术系 北京大学教育技术系 北京大学教育技术系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仕云;;物联网概念对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启示[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2期

2 张智勇;施游;;基于SAAS的校园网络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04期

3 吴仕云;;3G通信网络环境下校园信息化创新模式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4 陈可期,黄云森,徐明;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5 任团荣;韩三厚;;浅谈高校图书馆在构建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条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年04期

6 胡显贤;;校园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设计与构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7 官芹芳;回归教育信息化"应用"面目教育IT大奖颁发给"用户""厂商"搭档——本刊与《上海教育》联合进行"2005校园信息化优秀应用项目编辑奖"评选[J];计算机教与学;2005年03期

8 李林;;基于GIS的校园信息系统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9 夏冉;张小莉;@姚建民;姚建民;;基于一卡通系统的数据挖掘技术与校园信息化关系的研究[J];科技风;2008年04期

10 胡维治;;高校各层次人员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误解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利;雷雳;王争艳;;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中的时间知觉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梁涛;;呼叫中心发展趋势及实业呼叫中心应对[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3 康丽君;;网络时代与科技期刊的发展[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于福洋;李朝旭;李颖;;当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的互联网折射——来自抗震祈福留言的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贺宁武;孙志刚;;面向流媒体传输研究的StreamSim模拟器设计与实现[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汪明峰;;互联网与城市地理学:中国案例与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佐斌;;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杨菊红;;科技期刊办刊应如何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A];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程葳;;网络管理与构建和谐城市社会的关系[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周海伦;;首钢总公司能源管理系统开发[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曹增光;互联网2.0时代已经到来?[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Googl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李开复;迎接互联网明天的无限可能[N];计算机世界;2007年

3 ;帮助分支办公室改善互联网连接性能[N];网络世界;2008年

4 记者 吕冰冰 苏妮;深圳登录全球设计互联网[N];南方日报;2008年

5 记者 吴晓菁;重磅打造“互联网手机”[N];厦门日报;2009年

6 记者 赵陕雄;新一代互联网导航PDA打响价格战[N];中国质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胡英;过滤互联网内容需采用新招[N];计算机世界;2009年

8 本报记者 梁靓;手机功能向互联网深度延伸[N];中国电子报;2009年

9 记者谢丽容;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取得阶段性成果[N];通信产业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丽丽;航天信息 推动ERP与互联网联姻[N];计算机世界;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祖明;互联网上的版权保护与限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黄刚;整合与互动[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3 章淼;互联网端到端拥塞控制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陈耀刚;互联网商务主体的参与决策和竞争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8 李婧;应用层组播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张红兵;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李明铎;短消息业务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试论互联网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5年

2 曾超;论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姻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5年

3 刘宇波;面向可下载资源的WEB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05年

4 刘君;解析新华网的成功轨迹[D];河北大学;2005年

5 张晶;互联网对中学生学习和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6 朱海明;上海信投互联网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徐俊霞;网络传播中的政治沟通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赵微;互联网对高中生道德形成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梁思艺;互联网环境下涉外民事管辖权制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李峰;互联网条件下企业边界变化及战略选择[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30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30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e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