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教育学的形而上追求

发布时间:2018-10-09 16:59
【摘要】:教育学不但有人伦日用的形而下目的,而且还有形而上的追寻。教育学的形而上追求就是寻求一般,把握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形而上追求的意义在于:服务于学科内容和人的发展及其完善。
[Abstract]:Pedagogy has not only the metaphysical purpose of human relations, but also the metaphysical pursuit. The metaphysical pursuit of pedagogy is to seek general and grasp the basic principles. The metaphysical pursuit of pedagogy lies in serv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subjects and peopl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教育学报》学术专题征集及预告[J];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2 张楚廷;;教育学与人学[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7期

3 曾茂林;;追逐“雾鬓风鬟”的心理历程[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教育学报》编辑部严正声明[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5 王慧敏;;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6期

6 唐斌;朱永新;;杜威“教育即生活”本真意义及当代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0期

7 杨行玉;;对远程网络教育成本研究的多维反思[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吕丽艳;;教育学学科知识地位的回归——也谈教育学的立场或地位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9 乔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学视角[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宋利国;;高职《教育学》课程改革探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大明;;“格物”新释及其教育学启示[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苏思慧;;右脑与直观性原则[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5 张楚廷;;新世纪:教育与人[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迟艳杰;;范寿康教育哲学思想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红;;论中国近代教育文献的基本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向阳;;陶行知论教学与现行教学论[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9 姚家群;;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异同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承 曹国厂;一堂特别的“农民教育学”课[N];人民日报;2011年

2 张弘政;多学一点教育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金柯 庄玉兴;“借分”的教育学依据何在?[N];解放日报;2003年

4 李北陵;用“穷人教育学”破解教育“短板”[N];工人日报;2007年

5 毕诗成;可惜,懂穷人教育学的人少了[N];经理日报;2007年

6 英国 E.F.舒马赫;教育的本质是什么[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7 盛大林;“穷人教育学”的核心是教育公平[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毕诗成;懂得“穷人教育学”的人有多少[N];工人日报;2007年

9 艾琳;“穷人教育学”温总理讲给谁听?[N];经理日报;2007年

10 佟吉清;和谐社会需要穷人的教育学[N];中国妇女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锋;狄尔泰教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小勇;维柯教育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庆华;论教育学视野的惩罚[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淑霞;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教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何丽敏;读图时代的图像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红波;清末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标准的教育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万山;“教育是什么”的辩证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春梅;基于学龄前儿童教育趋势的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何方玲;矛盾性别偏见与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宁波;英国后分析教育哲学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60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60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1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