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马萨诸塞大学与清华大学共建网络课程

发布时间:2018-10-12 12:56
【摘要】:正据《波士顿环球报》2008年4月25日报道:作为国际教育交流的里程碑事件,马萨诸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与中国官方达成协议,
[Abstract]:As the Boston Globe reported on April 25, 2008: as a milestone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s,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reached an agreement with Chinese author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栩;美国历届总统一览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3期

2 ;简讯[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张湘;;美国经济学会1979年年会论文题目选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6期

4 每德;;用以观察人体功能的磁性[J];国外医学情报;1980年21期

5 张湘;;美国经济学会1980年年会论文题目选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03期

6 大卫·理查森;张健吾;;马克思主义在美国校园里[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年05期

7 齐文颖;;略论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教育[J];历史教学;1982年11期

8 吕惠明 ,周凤佩;美国工科大学在人才开发问题上的一些新的观点[J];外国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9 江泓;;《五月花号公约》的由来及其影响[J];历史教学;1984年05期

10 罗纳德·里根;钱扑;;优质和机会:一个加强美国教育的方案[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扶邻;曾学白;;近五十年美国孙中山研究叙录[A];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2 李同明;;加入WTO对我国大陆高等教育的挑战及应对之策[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冯炳尧;;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4 余静;王可;;浅谈生理学网络课程中素材库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盛玉麒;;“现代汉语网络课程”基本功能的设计与实现[A];语海新探(第五辑)——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海林;孙向阳;;基于Web的大学物理试题管理系统的设计[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谢百治;;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起步——评中国电教协会2002年年会获奖论文及教学设计方案[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校教学设计方案二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岩;;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网络课程质量的评价[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孙金立;李路路;王栋;;生物信息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框架[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余冠仕;网络课程咋算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陈学民;网络教育在美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张玉玲;从改革课程方面实施“减负”[N];光明日报;2000年

4 蒋衡;网络课程的评估[N];科学时报;2000年

5 亦农;太阳系中发现巨大天体[N];科学时报;2000年

6 ;美国网上虚拟大学日益火爆[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李伦娥;要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钟伟;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刘微;网络教育需研究先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李健;网络教育正在兴起[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佑林;外语教育网络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展;基于心理学的网络教学模型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晓云;公司向信托的回归[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国风;开放式基金费率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张喜艳;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梁立凯;《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凯;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制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彭强;《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设计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振亭;基于系统观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志国;AI网络课程中的智能答疑与实验[D];中南大学;2002年

8 徐霞;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罗晓春;网络教育课程质量认证标准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曹志江;中学互联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66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66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b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