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类学性格的探讨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status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se of academic terms from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to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different period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ual character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its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character of the basic discipline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applied discipline. The aim of the former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by us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related to education, which is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research that tends to the direction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while the latter is the theory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practical problem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纳日碧力戈;;民族教育观和语言意识形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2 罗吉华;;文化差异与教育选择——一项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3 李红婷;;依附与控制:族塾义学时代的乡村学校与社区关系——以湖南大金村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余影丽;;关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从教育人类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的关系分析[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何晓雷;;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黎军;赵翔宇;;试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常永才;王欣冉;;何以促进今日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美国学习研究的启示[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巴战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跨文化看教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袁同凯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George D.Spindler 之文化教育人类学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 涂元玲;“文化中的教育”:美国教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海路;教育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山东省莒南县路镇一中 史峰;不能全盘否定传统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国宏;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赵淑岩;以校本课程建构透视牧区教育的自由与多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巴战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红婷;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萍;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D];河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甜;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及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2 白芳丽;以库恩“范式”理论反思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3 廉丽娜;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鹿晓莹;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会;德国、奥地利的教育人类学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李恬;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陈凤娥;“状元村”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8 王婧;奥格布(John Uzo Ogbu)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阳贤;面具下的教育[D];西南大学;2006年
10 田世凯;土家族丧舞“撒叶儿嗬”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66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6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