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探析
[Abstract]:Learning burnout is a negative and depressed state of mind and body. It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fatigue, anxiety, boredom, depression, pessimism and so on. Professional dilemma, learning interest decline, learning dependence, resulting in a low sense of self-efficacy, too many setbacks, improper attribution, individual personality factors are the root of learning burnout. Appropriate adjustment of the intensity of ambition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meeting one's reasonable needs and embarking on the road of "self-realization"; proper attribution style; learning to effectively cope with stress are all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learning burnout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学众;;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12期
2 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唐文清;范会勇;;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对策[J];南方论刊;2007年05期
4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5 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丽玉;陈琦;;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姚彩琴;;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影响因素及其干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曹海宾;殷保祥;邵建新;刘云虎;张子英;;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王雪芹;;大学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浅谈[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石婕妤;王群锋;;英语专业大学生综合英语课程学习倦怠调查研究——以广西贺州学院为个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王敬欣;张阔;付立菲;;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2期
7 刘珍杰;向晓蜜;;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8 张奇智;;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9 刘俊英;;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7期
10 赵锦山;;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专业承诺——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J];科技和产业;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丽丽;衣伟婧;王倩倩;杜宇;刘兵;;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魏志霞;晏丽娟;杨绍清;李建明;;学优生与学困生学习倦怠的对比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涛;外语学习倦怠与动机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胡晓琳;高职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毛晓峰;沈阳市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4 王晓丽;沈阳市初中生“学习倦怠”分析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宇然;中学生学习倦怠与自尊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祝婧媛;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静;上海市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刘永贤;大学生职业兴趣、择业效能感的量表编制及其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魏珍;中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个别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多多;;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疲劳[J];湖北教育;2006年11期
2 石文山,陈家麟;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嘉文;李江滨;纪贤严;;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2 汪明春;张丽霞;;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及干预对策[J];教育探索;2011年06期
3 祝贺;;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6期
4 陈瑞;;大学生学习倦怠、专业承诺和考试焦虑的相关性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陈家胜;;新升本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关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李晓军;周宗奎;范翠英;游志麒;;师范类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7 宁静;杭艳红;;地籍管理教学中克服学生学习倦怠的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8 梁晓;郭孝军;丁凌云;李华;;硕士研究生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9 谭华玉;;广东省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家庭因素影响研究——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校为例[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心态和行为[J];第二课堂(初中);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萍;杨爽;于海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陈先;苏琦;张旭东;;粤西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陈晶;;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完美主义的关系[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段陆生;李永鑫;赵文德;;大学生学习倦怠、专业承诺对学习投入的预测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阮慧;;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探讨[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孙丽丽;张淑华;许贵芳;衣伟婧;;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游志麒;李晓军;田嫒;吕玲;陈欢欢;;大学生压力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嫦娟;乔婷婷;;高职大学生成就归因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段利芳;;良性心理暗示的魅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刘新红;李义安;李庆安;;大学生专业承诺、认识论信念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协作组理事长 林岩;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学习指导[N];光明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大学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有声有色[N];四川日报;2003年
3 记者 陶映荃;信心经济与心理学家的社会责任[N];工人日报;2009年
4 心理咨询师 梁通杰;不断战胜“离婚情绪”[N];大众卫生报;2009年
5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陈华;老年人如何克服“回归心理”[N];家庭医生报;2009年
6 傅秋爽;爱的自我拷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7 四川外语学院教师 杨政;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因[N];重庆日报;2000年
8 杨孝文;宠物坏脾气和主人有关[N];北京科技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志伟;专家支招儿笑对成长中的烦恼[N];科技日报;2007年
10 王薇;遭雷击失眠8年,竟发现失眠亦可享受[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葳;教育心理学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孟维杰;心理学文化品性[D];吉林大学;2006年
3 钱琴珍;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湛;心理信息工程学的理论构想及应用实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宗金;心理学的意义空间[D];吉林大学;2008年
7 修巧艳;试论斯塔茨的心理学整合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敏;自我研究中个体与社会二元紧张的解决路径[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陈宏;论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贺泽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认识论信念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孔媛媛;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孙静;上海市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洋;大学生学习拖延及干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马印普;大学生学习自由权利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牛丽凤;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68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6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