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人文价值取向及其建构
[Abstract]: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is a branch of educational science. The subject should adhere to the humanistic value orient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this value orient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humanistic value of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needs to highlight the humanistic orientation of the target and the humanistic value of the content. Embody the humanistic care of implementation and give play to the humanistic orientation of evaluation to construct four aspects.
【作者单位】: 合肥学院教育系;
【基金】:2007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新课程背景下高师课程与教学论人文性构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号2007JYXM107)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甫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1期
2 刘启迪;;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全国第五次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余华银;宋马林;;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段兆兵;;双向适应:渐进式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肖迎春;;试析隐蔽课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7 卓江华;;如何创造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8 李丹;;文本细读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9 贺佩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10 朱福胜;王郢;;积极开发地方课程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3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储琼;;利用海洋水族馆科普资源开发科技教育课程的探索[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5 刘大鹏;赵艳;;案例教学在城市规划原理教学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单娜娜;魏焕萍;徐忠伟;刘磊;张旭;张玲;田颖川;;高素质适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陈雅先;;略论视唱练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余红霞;;探析建构主义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施冰芸;;科技翻译课程范式构建——现代与后现代的融合与超越[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鲍伟;我校“课内外一体化”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张洁静;流行歌曲: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静;“九五”期间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回顾[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2期
2 徐继存;关于课程与教学论功能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点简介[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4 史新文,李琳琳;阅读教学中的人文价值取向[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26期
5 黄甫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1期
6 曹洪顺;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培养刍议[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孙建龙,王云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2期
8 谢利民;“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9期
9 邓过房;;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人文价值取向[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10 林正范;贾群生;;教师行为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毛峰;;重建当代出版文化[A];中国编辑研究(2005)[C];2005年
2 齐长伐;;方志伦理学的当代解读与构想[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3 ;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A];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工——纪念中国化工学会成立80周年[C];2002年
4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邓菲;胡兴昌;;科学教育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森林;杜全振;;按学生体育兴趣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凤友;户型设计体现人文价值取向[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魏文彪;作证豁免权体现人文价值取向[N];法制日报;2003年
3 刘恩波;当代漫画的人文价值取向[N];辽宁日报;2001年
4 廖仲毛;促销应打文化牌[N];中国花卉报;2003年
5 张平(作者系中共中山市委党校校委、副教授);弘扬香山文化 推动经济发展[N];中山日报;2006年
6 廖仲毛;促销多打文化牌[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7 彭电子;社会文明必备的元素[N];农民日报;2008年
8 廖仲毛;促销多打文化牌[N];中国石油报;2003年
9 白成社 作者系市一中副校长;80/20法则在教学中的应用浅析[N];朔州日报;2006年
10 李延龙;拿什么扣动消费扳机[N];医药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宋梅砚;论上海发展中的中小学双语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齐泽旭;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D];扬州大学;2004年
2 闫德刚;论城市建设中政府公共决策的人文价值取向[D];青岛大学;2008年
3 戴慧;网络探究性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04年
4 杨兴芳;高考作文命题的人文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玉茹;论发展的人文价值内涵[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张媛;濡染“人性”之美习得“语言”之法[D];三峡大学;2008年
7 李乔;试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文化价值取向[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玉军;网络探究性学习在《烹饪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07年
9 朱柳菊;上海初中科学课程人文价值取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红;当代科技中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68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68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