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投资角度看中国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education on the econom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macro education investment decision, the source of investment funds, the structure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at all levels, and the education gap between the east, the west and the west. The process model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acting on economy is form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
【分类号】:G40-05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禄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阻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1期
2 李强;;从教育经济学视角看我国教育公平问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毕正宇;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吴克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功能的多元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4期
5 罗秋兰,陈有禄;实物期权理论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毛洪涛,马丹;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1期
7 张洪刚;“大众化”就业是高校毕业生的必然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孙立新;杨静娟;宋建军;;解读新时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王琦;许艳丽;;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刘延平;孙永兴;;浅析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J];党史文苑;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沈自友;;论高校辅导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原则[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王雪娟;陈永康;;山西省普通高校物力资源利用效率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吴克明;;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钱林晓;;竞争条件下义务教育系统内教育资源配置无效性的分析与对策[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维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3 程承坪;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章跃;我国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5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陆慧;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峻峰;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闫亚林;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果青;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帆;论完全信息与高等教育供求均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建农;湖北省大学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易开春;关于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宫火良;河南省高中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6 邹汉林;实施人才战略与教育培养模式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星;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艳;我国高校筹资机制的架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丽芳;印度、韩国农业发展与农业教育互动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10 刘海君;关于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远卓 ,严维同;教育是生产力[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鲁永琦;我省各地拿出一千多万元支持教育事业[J];安徽教育;1981年06期
3 邹有华;试论当前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4 微春;一门新兴学科——教育经济学[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5 孙喜亭;从社会再生产看教育的地位与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6 汪莲如;王叶西;;对普通教育经费现状的分析和意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7 亚南;普及教育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J];江西教育;1983年05期
8 王善迈;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合理比例的客观标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9 ;教育文摘[J];江西教育;1984年05期
10 邓晓春;略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外部基本规律[J];高等农业教育;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搞活乡村学校 发展乡村经济[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2 ;兴学富民 科教兴农——古交市龙子村学校科教兴村的简况[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3 ;校内科学种田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定襄县受禄乡乡办初中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报告[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4 齐媛;侯俊秀;王宇奇;;西部地区教育和经济的相关分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振兴科教 富民强镇[A];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C];2000年
6 王智平;袁占亭;;西部地区工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实现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傅正洪;;职业教育与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A];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宋妍;;邓小平教育思想初探[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9 王蓉;;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问题研究:历史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10 刘颂;;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相关原理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龙夫 征斌;特区应用型教育走出新路子[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2 黄家泉 邵国良 罗海丰 吴开俊;推动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3 记者 唐景莉;大学校长论坛聚焦“研究型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夏欣;谁最终检验教育“产品”[N];光明日报;2001年
5 骆风;农村教育研究新突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6 熊思远;实践“三个代表”推动教育创新[N];云南政协报;2001年
7 记者 薛冬;国际产学研联合高层论坛开讲[N];光明日报;2002年
8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光斗;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N];科学时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温红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赋予教育新使命[N];人民日报;2002年
10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刘尧;农村教育目标错位了[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明;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张显吉;中国教育投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良玉;论发展教育产业的必然性及其政策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丽新;小教专科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与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新月;若干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与农业教育互动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4 侯巍;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谭瑶;关于我国教育产业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菁苗;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改革中的若干问题[D];西北大学;2003年
7 张奇勇;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任芳;民办西京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9 田宝军;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建刚;我国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70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7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