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科学教学认识论下的教学文本理解及其变化

发布时间:2018-10-26 10:49
【摘要】:科学教学认识论秉持主客二分的思维范式与"正确掌握"的价值追求,认同授受的教学形式与意义的单向传输性,其程序化的努力抽空了教学的人文性。当代教学认识论的生活化转向,使教学文本理解出现了新的特点,生活教学认识论重视理解主体的主观体验性、差异性、创造性、对话性、开放性。它关注教学中人的完整性,关注教学主体的生命成长和精神世界的充实。它使教学中的人与知识、人与人之间成为一种视域融合、意义生成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交往与对话关系。
[Abstract]:The epistemology of science teaching adheres to the thinking paradigm of "subject and object" and the value pursuit of "correct mastery", and recognizes the one-way transmission of teaching form and meaning, and its programmed efforts free the humanism of teaching. The life turn of the contemporary teaching epistemology makes the teaching text understanding appear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life teaching epistemolog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difference, creativity, dialogue and openness of the understanding subject.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integrity of people in teaching, the life growth of teaching subjects and the enrichment of spiritual world. It makes the teaching of people and knowledge, between people become a visual fusion, meaning generation relationship, but also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改与高中教育行为选择的价值冲突与自我调适机制分析”(XJK06CJJ081)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钟志贤;;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与走向[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彭咏虹;;关于大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6年04期

3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4 曹明海;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J];文学评论;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志妍;;积极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周韶梅;;消费行为的道德调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汤天勇;韩寒:流行文化的一种范本[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5 郑杭生,陆益龙;转型的初级群体与社会安全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韩文根;试论大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途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卜长莉;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的健康人格模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李大兴;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需要问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10 申向军;;四川省农村中学体育师资与教学现状及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裴晶晶;程五一;;项目教学法在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玉根;;乐园式校外活动课程构建的理论探索[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甘婷;;追求人性的真、善、美——霍尔顿与贾宝玉精神世界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刘连亮;;高中化学智慧育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东海;明清晋商精神的宗教伦理底蕴[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敏;走向生命观照的美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福贵;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及激励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俞远光;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范丹红;女生教育的病理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文卿;素质教育与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青山;我国小学小班化教育问题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高彦文;中美中小学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青;高中综合理科课程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伟华;健康人生教育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黎丹;主体性化学课程教学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钟志贤;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刘春燕;钟志贤;;论学习环境中教师——学习者角色与关系的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3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 龙协涛;;中西读解理论的历史嬗变与特点[J];文学评论;1993年02期

5 张文兰;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思索与浅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晓;;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鉴赏与批评模式[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01期

2 王晶莹;;师生科学探究观的国际研究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04期

3 戴月华;;复杂性问题的认识与应对:科学认识论的后现代文化镜像[J];人文杂志;2010年02期

4 杨瑞芬;;后现代知识观主导下的教师生活整合[J];基础教育;2009年03期

5 杨瑞芬;;后现代知识观主导下的教师生活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2期

6 杨瑞芬;;后现代视野下教师生活的整合性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6期

7 艾战胜;;波普尔的科学认识论及对其历史观的影响[J];江汉论坛;2008年01期

8 周险峰;;科学教学认识论下的教学文本理解及其变化[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1期

9 胡路漫;胡志刚;;从科学走向生活:新课程改革下化学教育的返璞归真[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10期

10 谭宜洁;张军朋;;国外对科学认识论的研究及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J];物理教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南宁;;科学证据认识论初探[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林长春;杜红;;境外科学教育中HPS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初步分析——以《Science & Education》期刊为例[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任秀玲;;开辟中医学的元研究领域[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凡;王桂山;李权时;;从认识论看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划界[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尊重个体知识决定课程教学转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哲韦;价值论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创新性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孙伟平;探索价值哲学研究的新方法[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蒋劲松 (本报书评人);科学精神的“忏悔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蒋劲松;科学精神的“忏悔录”[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周渝慧;从方法论看电力负荷管理[N];华中电力报;2007年

7 ;吉林省哲学学会[N];吉林日报;2006年

8 高玉柱(作者系廊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坚持科学认识论 推动质监工作发展[N];廊坊日报;2006年

9 王佩勇;加强党的建设 强化人大工作职能 化解各类矛盾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N];盘锦日报;2006年

10 任秀玲;开辟中医学的元研究领域[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霍涌泉;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燕;观察客观性的认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丽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D];复旦大学;2004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井鸿;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含伟;科学认识论发展的历史与逻辑[D];吉林大学;2008年

3 金诗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国英;初中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蒋道凤;批判与重建[D];东南大学;2006年

6 潘艳;论教学对生活的背离与回归[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绪玲;高中化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交往的实践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巩春华;用生物科学史实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凤艳;化学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燕丽;科学修辞学方法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95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95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5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