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曲铁华商榷“关东州”教育法规问题
[Abstract]:The chapter on the education of Guandong Prefecture in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Education against China is open to question in the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aspects of the use and generaliz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mulga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Kanto Prefecture" were basically divided into two systems: one for Japanese education and the other for Chinese education. The titles of some documents listed in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Education against China, There are ser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ssuing office, document number, publication and revision time, and the original document published by the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y.
【作者单位】: 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
【分类号】:D929;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卫娜;;日伪时期北平市日侨职业问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陈秀武;;“伪满”建国思想与日本殖民地奴化构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徐炳三;;略论伪满政权的宗教控制手段——以基督教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魏晓文;李俊颖;;伪满洲国殖民教育特点及历史反思[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吴洪成;丁昭;;试论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的教师教育[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吴洪成;钱露;;抗战时期河北沦陷区中小学奴化教育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5期
7 吴洪成;张华;;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奴化教育行政管理制度[J];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吴洪成;路娟;;山东现代教育史的黑暗一页——抗战时期山东沦陷区奴化教育述论[J];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吴洪成;钱露;;日本侵华时期河北沦陷区的教师教育[J];衡水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吴洪成;钱露;;日本侵华时期河北教育界的反奴化教育斗争[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炳三;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粟高燕;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何德廷;抗日根据地肃奸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谢忠宇;满铁附属地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波;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晶;伪满时期吉林地区学校音乐教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晓娜;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对抗战影响探究(1931—1945)[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俊颖;伪满洲国殖民教育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陈春萍;伪满时期东北的社会教育[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伟;中国近现代数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国中;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奴化教育斗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尹正驰;抗日战争时期的归国华侨学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纪彦;日伪在北平之奴化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清玉;日本侵华期间对中国的文化侵略论析[D];山东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尚志;冯瑛冰;尹鸿祝;;制定纪实《教育法》[J];教师博览;1995年05期
2 ;教育法规案例问答[J];宁夏教育;1992年Z1期
3 柳玉山;;宣传《教育法》 树立依法治教观念[J];高教研究;1995年02期
4 夏天阳;;发达国家教育法规的监督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1993年01期
5 石光乾;高等教育领域法权冲突与整合探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杨春兰;;教育法规在课程改革中的保证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3期
7 郭秀晶;周永源;;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理论与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栗万里;廖仕湖;;地方性继续教育政策法规制度建设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丁贤俊;;《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J];前线;1982年04期
10 萧致治;;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近代史体系[J];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协京;;中国近代史上的早期日本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史苑;;河北师院历史系近年科研成果与科研规划简介[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3 ;后记[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房德邻;;中国近代史的含义究竟是什么?[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虞和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创新[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王跃;;田闻一和他的中国近代史小说[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7 杨晓;;关东州教育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评《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册[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9 黎志刚;;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之思考——再访刘广京先生[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10 赵庆云;;“三次革命高潮”解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近科;专家研讨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黄月平;揭开历史的谜底[N];北京日报;2007年
3 记者 田垣;近代史所举办第七届青年学术论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龚达才;“中国近代邮政史”源于何时?[N];中国集邮报;2006年
5 太原市成成中学高级教师 白秀茹;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概述[N];山西科技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金鑫 通讯员 朱志凌;“话题”带动上海主题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丁薇;小地方见证大时代[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刘桂明;天津浓缩了中国近代史[N];中国旅游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晓映 周静文;他的身上,折射半部中国近代史[N];新华日报;2009年
10 倪友葵;通过名著了解中国近代史[N];中国财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2 彭巧红;中越历代疆界变迁与中法越南勘界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冯广林;美国少数人受教育权法律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王文滋;胡绳晚年学术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陈景彦;19世纪中日知识分子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潘启富;中国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姜秀玉;近代东亚中朝日三国的社会变革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李元鹏;晚清督抚与社会变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1965年美国《中小学教育法》的制定与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文静;我国教育法生态化的基本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磊;论教育法薄弱之根源[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冯志军;日本教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张静;美国高校学生资助教育法规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培;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融资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杨东风;中国参加1906年米兰国际博览会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震;刘坤一军事实践和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方骞;清末民初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法规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陶沙;产学研合作教育法规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36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36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