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师社会经济地位测评研究——以社会分层理论为依据

发布时间:2018-11-17 09:23
【摘要】:教师社会经济地位测评对于改进教师政策、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视域,可以较为科学地测评我国教师社会经济地位。教师社会经济地位测评标准构建的实质是建立教师社会经济地位评价指标体系。教师社会经济地位指标体系需以教师的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经济地位、专业地位为客观性指标,以职业声望为主观性指标,以教师流动为附加指标来构建。
[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eachers' polic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ory, we can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Chinese teachers. The ess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teachers' social economic status is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eachers'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The index system of teachers'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should b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eachers' political, legal, economic and professional status, professional prestige as subjective index and teachers' mobility as additional index.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教师社会与经济地位研究》(05JZD00032)。课题主持人劳凯声教授
【分类号】:G4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道明;郑力;陈标;;适时调整政策,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周海涛;;试比较迪尔凯姆和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思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周霄;小议社会组织分类——从韦伯到帕森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陈绪敖;陈柯;;论社会转型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李传印;邓锐;;略论主观历史图景的意义转换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肖晖;;论公开性是现代判决理由的本质特征[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7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8 王思斌;;略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杨文革;;马克斯·韦伯政治合法性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10 张诗波;;明代“私铸钱”与国家的应对措施[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静;周峰;;我国行政发展的基本路径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悦;;国家治理体系中执政党合法性探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文正;;生存剥夺、村民行动与村庄失范——浙东A村的个案分析[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创新;叶勇;;当代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新思维与和谐社会的契合[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龚会莲;;论官僚制政府伦理困境的突破及我国的经验[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马雪莲;;探究户籍制度与公务员考试录用相结合的弊端[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道田;邹永松;;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发展价值选择[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柴华奇;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D];西北大学;2003年

5 方统法;组织设计的知识基础论[D];复旦大学;2003年

6 肖艳;家族企业的制度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剑利;职业体育联盟及其相关法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杜靖;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2 彭艳崇;当代中国村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刘佩韦;论法律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袁翎;论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中的电子政府建设[D];苏州大学;2003年

5 陈云;城市化本质与中国城市化实现途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谢锦霞;现代教育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明月;经济人性化的理性反思[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杨国强;试论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党权威[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卢盛荣;当前我国转型社会腐败的社会控制机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坤;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昌木;;社会阶层中的教师职业[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6期

2 刘黔敏;;论幼儿园教师职业地位提升的制约因素——基于社会分层的理论视角[J];幼儿教育;2009年Z6期

3 李海波;旷晓霞;;我国高等教育衍生“知沟”的原因分析——基于社会分层理论的视角[J];教育探究;2010年04期

4 韩刚;;教师职业态度纵横谈[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尹玲莉;孔德英;刘春久;;自我心理建设是教师维护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6 彭乃霞;侯中太;郭学敏;;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生存状态研究——来自贵州省都匀市的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7 S.克拉克 ,韩向前;评《美国的教授:一种受到危害的国家资源》[J];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8 李江;;论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J];青海师专学报;1993年03期

9 殷方敏;;教师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作用[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5年03期

10 ;法国教师的聘用和晋级制度[J];教师博览;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琴;;教师职业枯竭研究综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鹏;高峰强;;高中阶段教师职业枯竭的多层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沈奕斐;;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分层理论[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史许福;;教师职业审美性的美学阐释[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蒋菊;;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历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孙迎;;论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状况在犯罪成因中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竹琳;;社会不平等与文化传播——兼论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使命[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敏;马皑;;自我控制、社会支持与社会经济地位对男性抢劫、盗窃犯罪深度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湘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与教育机会分布公平性研究——基于中国18城市居民家庭教育选择支出的实证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安雪慧;;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学工作激励[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州区教研室 孙国庆;在敬业中感悟教师职业的幸福[N];张掖日报;2009年

2 主讲人:刘彭芝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委员 整理:杨U,

本文编号:2337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37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0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