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专题作业评价——兼谈对我国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Abstract]:Project assignment is a long-term, multi-disciplinary,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ctivity that combines real life problems with practice. It provides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integrate knowledge of various subjects and apply them critically and creatively to real life situations.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be developed knowledge application,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independent learning skills and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ability to face challenges. Singapore regards i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in the GCEA H1 for matriculation students (equivalent to ou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分类号】:G53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炽荣;;有效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年11期
2 何学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践及反思[J];新课程(初中版);2006年10期
3 付旭明;;对综合素质评价几个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5年04期
4 李彰有;;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Z1期
5 徐永;新加坡大学招生制度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6期
6 李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7 谢婧;;新加坡“小组专题作业”课程介绍[J];现代教学;2010年10期
8 刘世松;;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公示之后[J];教育文汇;2008年08期
9 赵德成;;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应该向何处去[J];人民教育;2008年Z2期
10 龚天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J];成才之路;2010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凯欣;;新加坡茶文化[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2 刘登贤;于书存;;护士长综合素质评价分析[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世界六大花园城市[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5 张瑞美;;医院优质服务6+6[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倪易洲;;新加坡、澳大利亚节水管理体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7 蔡志祥;;区域研究与国际视野:潮州、香港与东南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刘管平;郭昊羽;;以花园城市新加坡为例谈城市园林设计的几个特点[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10 林毅;魏勇;王文贵;陈登杰;李玉冰;严玉宝;胡娟;;新加坡鹦鹉感染沙门氏菌病的诊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匡丽娜;报考市重点 综合素质必须过关[N];重庆日报;2006年
2 任松筠;我省出现首个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N];新华日报;2007年
3 侯永锋 本报记者 万重;素质评价荡起冲击波[N];辽宁日报;2005年
4 记者 陈敏;新中考叫“毕业生学业考试”[N];宁波日报;2005年
5 记者 程墨 实习生 龙超凡;武汉中招综合素质成重要依据[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 赵小雅 关欣 蒋丰华 周水清;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评价该怎么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保证公正性[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记者 祁鹏娜 宋娇;“综合素质评价”刷新中考模式[N];石家庄日报;2006年
9 朱振岳;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公布综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华中师大考试研究院 何家军邋李琼瑛;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发挥应有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唐仁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多重视角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5 李宝国;北沙参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评价标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史纪安;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数据库研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8 缪光平;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评价与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9 阮德顺;越南12~14岁少年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综合评价及发展策略[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10 周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琼;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继磊;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明为;基于层次分析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田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公正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易利华;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殷文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孟雯娉;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招生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郑楠;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洁;综合类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84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8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