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教学生态性的本质、特征及功能

发布时间:2019-01-17 06:56
【摘要】:教学活动系统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教学的生态性是教学的内在特质;教学的生态特征主要体现在:生命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共生性;教学的生态功能与教学的生态特征是紧密联系的,教学有着丰富的生态特性,这些特性都是通过教学的生态功能得以表现和发挥出来,教学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可持续的育人功能、系统规范功能和动力促进功能,教学的这些生态功能维持和发展了教学,使教学活动井然有序、持续发展,更促进了人和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Abstract]:The teaching activity system is an ecological system with life vitality, the ecology of teaching is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of teaching,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re life, integrity, openness, dynamic balance and symbiosis.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teaching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nd teaching has rich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all expressed and brought into play through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teaching, and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teaching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Thes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teaching maintain and develop teaching, make teaching activities orderl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nature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黄爱峰,吴昊,顾渊彦;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教育问题透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马新东;高前进;周越;许林亚;;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王波;;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7 黄建年;图书馆生态学基本规律初探[J];图书与情报;2005年01期

8 张鑫;张志勇;;从“心理场”论谈体育教学环境的创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韦世艺,丁小明;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反思[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10 芦苇;艺术课程从分科走向综合的合理性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孔冬;管理生态学[D];苏州大学;2003年

3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邱硕立;论“科学—人文”整合体育观[D];四川大学;2001年

4 陈春红;试论儒家和谐教育理念及其现代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雅琴;荀子的人性论与人格教育心理思想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宫火良;河南省高中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7 刘亚伟;团体动力学在田径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8 吴广江;循序渐进原则指导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鲍庆军;篮球普修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单美贤;虚拟实验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聃;;加强课后反思 提高教学效果——兼议“课后记”的内容与写法[J];大众科技;2009年04期

2 曾小华;王红梅;;浅议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教学规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年11期

3 王好学;;探析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要诀[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4 陈恒;“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 自俊青;;对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建议[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6 李继绸;;浅谈“课后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11期

8 曾睿;赵龙庆;;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8期

9 曹光灿;;语文教学规律与原则新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10 王文海;;教学过程的双主体向异互导规律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晓虹;;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地位研究之综述——与教学论诸范畴关系的讨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孙圣芳;;浅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张维坤;;从《教童子法》看王筠的读写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张传燧;;《中庸》的教学思想述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周如俊;;校长要变教学反思“苦差”为教师成长的“追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徐兵强;;网络课堂教学,切勿带伤上路——新课程下对网络课堂教学的争议和反思[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谌安荣;;《学记》和谐教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周殿奎;;在新课程实施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赵喜军;;消除逆反心理 促进后进生转化[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渤海大学高职学院 汪洪斌;反串教学非利弊之争[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先学,,是一条教学规律[N];中国教师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滢;把教学规律具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赵有贵;严师出高徒补正[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胡小梅;让学生参与批改作业[N];安庆日报;2006年

6 朱寅生;教师为什么不愿意上公开课?[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切勿简单清理公办中小学在编不在岗人员[N];河北日报;2006年

8 郭振纲;教师“走穴”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N];工人日报;2003年

9 李敬佩 李业华;在“糊涂”中受益[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丁国锋;全省2万多学校中有305所被通报[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谌安荣;阐释与反思:《学记》教学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3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晓洁;课堂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海彬;基于校园网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晓羽;教师教学自主权及其实现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菲;教学的自由与创造[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娅;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09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09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d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