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发展状况报告》出版
[Abstract]:......
【分类号】:G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沛;;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心理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8期
2 刘增丽;;明清时期中原私学的辉煌[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王淑娟;马生昀;;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宋蕴;;浅析“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J];华章;2011年12期
5 李永芳;;国民政府时期私立学校述论[J];民国档案;2006年01期
6 张惊涛;闫拓时;;和而不同:国际远程教育发展状况及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4期
7 赵秉礼;中学生视力低下发展状况的动态观察[J];中国学校卫生;1994年04期
8 周谊;从“明星”教师说开去[J];上海教育;2005年13期
9 薛云珍;梁宝勇;;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个性素质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4期
10 游正伦;;要重视具有特长学生的培养[J];唐都学刊;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桑志芹;邱再洁;;江苏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红英;;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几点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于春华;;新课程中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4 秦启康;奚仲廉;;“开潜教育”的心理学研究[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瀚青;;徐特立师道理论研究[A];纪念徐特立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汤又宏;;低年级学生学习依赖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丁相平;;启发式在孔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胡立华;;寓学于乐,乐中求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叶静;;学生学业管理与评价的实践与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10 陕西省榆林中学课题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及指导[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崇化中学 张永娜;革除弊端 实现整合[N];天津教育报;2011年
2 王青;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惠迎冬;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N];伊犁日报(汉);2005年
4 吕新;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N];平顶山日报;2011年
5 ;“老师”到底是什么[N];中国教师报;2011年
6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单立爱;谈谈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N];吉林农村报;2005年
7 河北衡水市第二中学 秦海地;惟实惟新 高效高质[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课改·课程·课堂 感动·感想·感悟[N];天津教育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胥富春;教师变主持 学生当讲者[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10 查卫平;中国首次进入美国学生学习前十大目的国[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细媛;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丹莎;师生课堂有效交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6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建辉;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赖明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课堂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灵聪;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志红;教师课堂表扬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连英;20世纪初到30年代中期察哈尔地区的学校教育[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张凌南;叙事教学及其实现方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白雪;义务教育阶段县域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状况调查及推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倪嘉蔚;课堂教学公平状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娟;教学时机:学生需要的满足[D];湖北大学;2012年
7 赵春萍;学生评价多元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蕾;建国初期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之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晓丽;学生发问的生成性要素及其培育的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成业;教师的学生评价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13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1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