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攻击性结构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Abstract]:The implicit aggression of 100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measured b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and the explicit aggression and coping styl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both implicit and explicit aggression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s on negative coping style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s, and (2)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aggress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ping styles.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课题号:N05JY01)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戴春林;孙晓玲;;关于服刑人员的内隐攻击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2 戴春林;吴明证;杨治良;;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3 岑延远,郑雪;大学生成就需要、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年02期
4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5 杨治良,,刘素珍;“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翠萍;隆明凤;;小学生的勇气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问题解决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2 张晓量;;新型农村中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才智;2018年24期
3 丛爱玲;安容瑾;赵娟娟;;团体心理辅导对城市新移民子女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8年04期
4 李琦;王佳宁;金童林;赵思琦;;留守初中生自我表露与抑郁的关系: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年04期
5 陈小燕;;暴力伤害罪犯的心理危险性评估方法探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6 汪玲;;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以六安市田家炳中学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13期
7 崔善姬;;初中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8 李礼;王晓彦;宋红涛;吴涛;;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资本、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9 邓志平;;情景线索对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8年05期
10 曾佳;张曼华;张斌;;北京市住院医师心理资本对知觉压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婵媚;宫火良;郑希付;;未成年人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2期
2 崔丽娟;胡海龙;吴明证;解春玲;;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隐攻击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3期
3 戴春林;吴明证;杨治良;;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4 耿晓伟,郑全全;中国文化中自尊结构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5 戴春林,杨治良,吴明证;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6 陈红,黄希庭,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7 沈晓红,黄丽,祝一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1期
8 叶茂林;材料性质与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9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10 张焰,黄希庭;试论低自我价值感者成就动机的特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春林;应贤慧;;高中生攻击性结构对应对方式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2 李秀芳;王建忠;;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职业时空;2013年09期
3 褚朋朋;高峰强;王鹏;田雨;张利会;韩丕国;;大学新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的交叉滞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09期
4 王红;郝加虎;陶芳标;江浩;章景丽;;中国8市青少年消极应对方式与亚健康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02期
5 魏雪;魏磊;;大四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6 姜山;王洪礼;邹维兴;;大学生面众恐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7 王红菊;李洁;曹永敏;;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7期
8 范晓琳;杨伊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S1期
9 李士保;席波;付茂笋;孙付胜;;城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5期
10 熊思成;袁孟琪;张斌;李雨欣;;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成瘾: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衍刚;王瑞琪;黄静仪;;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与孤独感、幸福感关系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吕海波;;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适应能力的关系[A];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心理咨询大会论文集[C];2015年
3 李亚红;;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谢履羽;林钰绚;;大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对其网络成瘾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作用[A];第九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6年
5 甄瑞;姚本先;周宵;;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韩雪;陈英敏;刘晓然;;初中生羞怯与学校适应:应对方式的中介和调节作用[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7 周惠玉;刘丽红;韩茹;;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褚祯;高智勇;;不同情绪唤起下大学生攻击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杨子v
本文编号:2416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1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