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课程改革的张力分析:根源、类型与消解

发布时间:2019-05-22 15:20
【摘要】: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表现出的两难状态源于改革与其所处情境之间的张力,而教师对此又缺乏足够的控制能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遭遇的张力可分为专业、资源、制度和文化四种类型。改革者需要正视这些张力,分析其形成根源并对症下药,同时还要采取综合策略,从整体上思考并消解课程改革的张力。
[Abstract]:The dilemma of teachers in curriculum reform originates from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reform and their situation, and teachers lack sufficient control ability. The tension encountered by teachers in curriculum reform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specialty, resource, system and culture. Reformers need to face up to these tensions, analyze their root causes and prescribe the right medicine, and at the same time adopt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to think about and eliminate the tens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as a whole.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文岚;尹弘飚;;论高中课程方案的政策属性——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学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2 唐安奎,刘忠珍;高中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教师之友;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向纯;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价值目标及其在学校中的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庆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模块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沈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师地理教师培养目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珍;新课程改革与教育硕士课程的设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柯政;;课程政策的执行与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9期

3 刘兆栋;;新课程改革对人文精神的关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4 黄宇星;;教师职业专业化及其发展对策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赵清福;;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农村课改怎样“改”[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6年05期

7 王策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8 本刊编辑部;;2007年栏目回顾[J];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12期

9 王海生;张迎春;;山西省“新师专”教育类课程的改革探讨[J];沧桑;2008年02期

10 宁彦锋;;课程改革成本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任瑞明;;关注学生“责任意识”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立伟;;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校本课程改革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苏泽芳;;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手段探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阳素娥;;创新型实验教师从这里起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长子门小学校长 李全昌;关于课程改革的十点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2 宋晓梦;一位教师眼中的课程改革[N];光明日报;2004年

3 王学东;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4 本报记者 清泉;开发区课程改革初见效[N];海峡时报;2003年

5 李植 李燕;课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吴晓桐;课程改革,,应重视教学行为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安徽省怀宁县秀山中学副校长 程仲;教研组长,领起你的教研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校长 朱震东 武汉市育才小学副校长 张念强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校长 关明福 武汉市实验学校校长 苏先照;课程改革之我见[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记者 李菊文;课程改革工作在我市全面推进[N];铜川日报;2007年

10 王淦生 冯晓红;课程改革:应是一道“AA制”的大餐[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瑞花;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分布式教师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何珊云;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霍振响;农村远程教育背景中的教师培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胜兰;论校本培训中教师自主发展模式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8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阳红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东平;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3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83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9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