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3 04:37
【摘要】:目的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采用应付方式问卷[1]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对石家庄市的179名普通高中生和217名职业高中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被测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达17.17%;普通高中学生与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差异,普通高中较职业高中要差;不同性别、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存在差异;退避、幻想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负性的,而解决问题的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程度则越高。结论高中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与困惑,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and coping style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Methods A total of 179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217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Shijiazhuang were investigated by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1] and Mental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2].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17.17%, and there was a difference in mental health status between ordinary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ordinary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worse than that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mental health and coping styl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tudents, and the effect of withdrawal, fantasy and self-blame on mental health is negative, and the higher the score of problem-solving,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mental health.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uzzles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different coping style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河北遵化市教育局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艳红,许晶敏;天水市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07期

2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4期

3 井世洁;初中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心理学报;2002年06期

5 唐秋萍,程灶火,袁爱华,邓云龙;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1期

6 梁巍,赵靖平,郑延平;中学生心理卫生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祚山;张涛;;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刘维良;教师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张力为;信度的正用与误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张力为;效度的正用与误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胡志;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量表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7 梁宝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8 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9 冯正直,张大均;中国版SCL-90的效度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杨娇丽;陈建香;;新形势下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状况分析与对策[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爱忠;王春花;;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2 万志莉;钟志兵;;大学生心理冲突相关的心理因素特点[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3 哈斯;翁舸;李卯和;赵祖安;;民办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4 Tan Xianm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RESEARCH IN COPING STRATEGY OF ARCHER[A];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sian-South Pacific Association of Sport Psychology[C];1999年

5 杜亚松;张玉娟;忻仁娥;范娟;刘漪;程文红;唐慧琴;孙惠颖;边华根;;在沪读书藏族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宋京晶;;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方式及心理教育效果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丽娜;赵德军;;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世宏;顾海根;任娟英;;影响预防医学工作者心身问题的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毛荣建;;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巍;;小学青年教师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政;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悦;以Engel模式为中心实施自愿戒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琼;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及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田丽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廖锦治;安溪县学业中等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欧阳常青;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彦华;重型精神疾病29条目筛查量表的修订与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8 徐颖哲;小学生在与同学冲突情境下应对方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丽红;学习困难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失败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凤娥;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静;西部城镇中学农村学生的多发性心理问题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井世洁;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0年05期

3 李春灵;南宁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2期

4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5 张雨新,方新;大学生应付策略的适应性和身心症状[J];心理学报;1990年02期

6 张瑶,宋维真,姚林,夏朝云,冯而娟,张宗卫,郭艳容,于彦英,邹之光;生活事件、性格对某些心身疾病的影响的调查分析[J];心理学报;1992年01期

7 张卫东;老年人特殊生活事件的应对意向与情境性应对[J];心理学报;1998年04期

8 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年01期

9 李艳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09期

10 梁宝勇,郭倩玉,郭良才,杜桂芝,刘畅;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Ⅱ-应付方式的评定、分类与估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极盛;张宁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加速智力开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2 张焕庭;;漫谈心理健康问题[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01期

3 张捷,戴忠`F;上海文、理、工科大学生人格特征初探[J];心理科学;1987年06期

4 王建平;;对问句的几种应对方式[J];思维与智慧;1987年05期

5 刘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泸州医学院学报;1987年S1期

6 武珍;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开发潜能的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7 陈绍健;;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原因分析[J];应用心理学;1988年04期

8 郑晓边;加拿大儿童心理卫生研究动向[J];心理科学;1989年06期

9 郑晓边;;学校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卫生;1989年03期

10 熊向明;李汉珍;;非智力心理因素对学习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嘉玮;盖笑松;;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状态发展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栗继祖;;煤炭高校新生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张瑶;吴振云;孙长华;吴志平;许淑莲;姜涛;;应付方式年龄差异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张凤琳;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因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武国城;孙景太;邓学谦;田广庆;李志红;马雪松;蹇强;;战斗机飞行员自我认知特点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张金彦;姚海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刘志伟;张兴波;;高等农科院校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杨晓桦;;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杨眉;;从人格教育入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翁文磊;林贻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郭念锋;你的心理健康吗?[N];大众科技报;2000年

2 陈维;不要为“光环”所惑[N];广东科技报;2000年

3 王小平;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南——《信息规则》[N];金融时报;2000年

4 韩志国;创业板VS主板新格局[N];国际金融报;2001年

5 记者 周敢普;联想神州数码、SUN、ORACLE深化合作[N];科技日报;2001年

6 湘雅二医院教授 张亚林 梁锋;心理健康新概念[N];大众卫生报;2002年

7 张宁;神经衰弱的治疗策略[N];健康报;2002年

8 冯雪 胡杰;西安刑警心理健康“大曝光”[N];人民公安报;2002年

9 ;分享经验 深化内涵[N];人民日报;2002年

10 李辛;解压ABC[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许毅;性定向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金强;宋代岭南谪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4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6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静;高中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3 沈鑫华;广泛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学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田丽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郑桂芳;三所不同类型中学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廖锦治;安溪县学业中等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欧阳常青;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许玉萍;城乡不同地区高中生人格、防御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卫春;初二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91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91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b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