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研究
【作者单位】: 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万琪;周威;程清洲;;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2期
2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3期
3 马弘,汪向东,新福尚隆,张津萼,王玉凤;少年生活质量问卷的初步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1期
4 陈玉梅;高和平;;高职生社会支持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江洪,袁莉;试论推动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的财税激励措施[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 ,甄国红;职业院校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建立[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34期
3 王晓滨;高原作业人群心理适应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4 滕云;王岚;裘秀菊;张晓仙;陆利绒;;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糖尿病人的代谢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观察[J];安徽医药;2007年01期
5 黄路阳,谢军,冯纪坤;安康师专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6 梁津安;由一项心理调查看大学生焦虑缓解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7 郭银宝,严良卉,李素勇, 朱德明,周文鼎;肺结核50例心理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8 章敏;环球航行船员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乔文达,王海青,王芳,杨团真,郭冰滢,毕希名;护士长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张熙君,张淑芳;关于聋哑儿童人格特质的实验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民;熊鸿燕;杨胜元;;海训士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宏;刘达伟;;儿童生命质量研究进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彭焱;李建明;;神经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菁佩;刘爱军;;疾病知识缺乏对糖尿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5 李茹;张桂平;;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A];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临床心身疾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毛洪祥;;慢性失眠患者个性、认知及情绪因素[A];第三届全国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朱国锋;何存道;;中国海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2002年中、日、韩航海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蔡教壁;李崇勇;郭锦滔;李祖健;黄松英;黄庆祥;;广东佛山276位外地劳工SCL—90及LES测查分析[A];第四届文化精神病研究报告选编[C];1993年
9 沈静静;黄敏;施永斌;张展星;张国川;张振毅;褚庆文;薛涛;陈耀鑫;史月有;;宝山区2000例监狱服刑人员调查[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郑建;李师东;杨克菲;丁万涛;彭俊;;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亮;道家认知疗法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本;四川地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随访综合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7 张大超;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8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谭静;高中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颜芳;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相关性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4 朱守民;公安刑侦人员脂质过氧化和血脂血糖水平的调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5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6 陈亚娣;永久型起博器患者心身症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2年
7 许玉萍;城乡不同地区高中生人格、防御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粟文彬;新兵基础训练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及其与训练伤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9 毛富强;研究生神经症与个性特征、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10 邱文清;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志如;刘新民;徐双敏;张建英;张婷;王贤喜;凤林谱;;1263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关系的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黄万琪,王淑娟,钟文娟,徐磊,张银友,胡高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1年04期
4 黄万琪,吴汉荣,贺尊,周敦金,张银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9期
5 李婕;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精神健康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6期
6 李松朱,紫青,张明园,陆峥,黄璧琨,王国宝;社区用生活质量问卷应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年03期
7 许淑莲,王翠华,蒋龙,刘和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与自觉幸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2期
8 马惠霞;中国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的研究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3期
9 李凌江,张亚林,杨德森,郝伟,肖水源,李振国,廖巨福,吴舸,罗友根,黄俊,张斌,刘解宁;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Ⅱ方法学及社区人群的总体生活质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东,林喜红;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利用度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5期
2 莫志兵,施强华,王文英;社会支持对考试应激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年03期
3 李文玲;语言表达能力问题不容忽视[J];教育与职业;2000年09期
4 李玲;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吕新强;高职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杜生福,刘颖,周礼亮;某医学院成教和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7 张勤国;高职大学生性自慰心理现状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年01期
8 门学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4年05期
9 刘翠梅;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调适[J];辽宁高职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文艳;高职院校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巍峰;郅利聪;李启松;;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总体幸福感状况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平延勋;;高职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初探[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饶和平;蒋峻梅;吴秀仙;陈月卿;汪苏亚;兰岳云;;高职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效果观察[A];第九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叶燕;莫坚义;;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云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慧云;;加强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就业能力[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王炳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调查分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8 原蓉霞;;多种投射技术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综合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学书 何静 牛丽丽 潘劲;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 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N];广东科技报;2008年
2 山东省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法系 谢焱 郑秋艳;高职大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维权问题探讨[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张高勋 徐莉丽;攻坚克难 开创高职人才培养新局面[N];成都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瑞仲;对高职教育传播的理性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芳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自尊、人格、社会支持及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江利华;江西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晓芳;高职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崔春;高职大学生课余阅读现状及导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祥蓉;高职大学生情绪智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胡飞飞;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白蕾;高职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对学习适应性的调节作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凤萍;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0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5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