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微证书”:美国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21-03-13 23:52
"教育者微证书"是一种新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数字徽章技术的兴起、非营利性组织的参与和协作、政府的激励政策等为"教育者微证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教育者微证书"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教师发展方式、以教师能力为本的教师成长方式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师成长新方式等三个方面作为功能定位。教师获得微证书需要按照选择、收集、提交、分享四个步骤进行。"教育者微证书"系统的运行包括创建并验证微证书、确认评审者、发放微证书、维护评审者系统这几个关键环节。"教育者微证书"对教师的影响有:增加教师专业成长机会,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优化专业学习投资系统,明确教师的专业学习成就;增强教师的专业性,推进教学作为一种职业;支持教师在课堂中学习,鼓励教师将技能应用于课堂。"教育者微证书"给我国教师专业成长带来启示:创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用系统,注重提高教师的"微能力";关注教师自身成长需求,合理运用非正式学习机会实现专业发展。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美国“教育者微证书”实施的前提
1.数字徽章技术的兴起
2.非营利性组织的参与和协作
3.政府激励政策的推行
二、美国“教育者微证书”的功能定位
1.以教师的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教师发展方式
2.以提高教师能力为本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
3.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师成长新方式
三、美国“教育者微证书”系统的运行机制
1.教师获取“教育者微证书”的步骤
2.“教育者微证书”系统的运行流程
四、美国“教育者微证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1.增加教师专业成长机会,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2.优化专业学习投资系统,明确教师的专业学习成就
3.增强教师的专业性,推进教学作为一种职业
4.支持教师在课堂中学习,鼓励教师将技能应用于课堂
五、美国“教育者微证书”项目的启示
1.创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用系统,注重提高教师的“微能力”
2.关注教师自身成长需求,合理运用非正式学习机会实现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品质提升的要素和路径选择[J]. 朱宁波,崔慧丽. 教育科学. 2018(06)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在线学习数字徽章认证研究[J]. 吴莎莎,白晓晶,蒋明蓉. 中国远程教育. 2018(11)
[3]微认证:能力为本的教师开放发展新路向[J]. 魏非,祝智庭.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3)
[4]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差异性研究[J]. 李毅,吴思睿,廖琴. 中国远程教育. 2016(12)
[5]在线学习的创新与未来:数字徽章——访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凯尔·派克(Kyle Peck)教授[J]. 胡小勇,李馨,宋灵青,熊频. 中国电化教育. 2014(10)
[6]“教学相长”本义复归及其教师专业发展价值[J]. 李保强,薄存旭. 教育研究. 2012(06)
本文编号:3081124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美国“教育者微证书”实施的前提
1.数字徽章技术的兴起
2.非营利性组织的参与和协作
3.政府激励政策的推行
二、美国“教育者微证书”的功能定位
1.以教师的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教师发展方式
2.以提高教师能力为本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
3.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师成长新方式
三、美国“教育者微证书”系统的运行机制
1.教师获取“教育者微证书”的步骤
2.“教育者微证书”系统的运行流程
四、美国“教育者微证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1.增加教师专业成长机会,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2.优化专业学习投资系统,明确教师的专业学习成就
3.增强教师的专业性,推进教学作为一种职业
4.支持教师在课堂中学习,鼓励教师将技能应用于课堂
五、美国“教育者微证书”项目的启示
1.创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用系统,注重提高教师的“微能力”
2.关注教师自身成长需求,合理运用非正式学习机会实现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品质提升的要素和路径选择[J]. 朱宁波,崔慧丽. 教育科学. 2018(06)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在线学习数字徽章认证研究[J]. 吴莎莎,白晓晶,蒋明蓉. 中国远程教育. 2018(11)
[3]微认证:能力为本的教师开放发展新路向[J]. 魏非,祝智庭.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3)
[4]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差异性研究[J]. 李毅,吴思睿,廖琴. 中国远程教育. 2016(12)
[5]在线学习的创新与未来:数字徽章——访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凯尔·派克(Kyle Peck)教授[J]. 胡小勇,李馨,宋灵青,熊频. 中国电化教育. 2014(10)
[6]“教学相长”本义复归及其教师专业发展价值[J]. 李保强,薄存旭. 教育研究. 2012(06)
本文编号:3081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08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