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责任的旁落与回归
发布时间:2021-03-14 23:34
教师对于学校课程建设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的课程责任是一种道德责任、自主责任和专业责任。技术理性主导下的"防教师的课程"时代,教师的课程责任完全被科学家和学科专家取代;实践理性主导下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时代,教师在课程整体规划与建设层面面临着话语权的失落;解放理性主导下的"教师即课程"的时代,教师由于理论素养与知识储备的缺乏,依然无法全面承担课程创生的职责。教师要全面履行其课程责任,需要具有应负何责的责任认知,愿意负责的责任意志以及能够负责的责任行为能力,教师的课程责任的本质回归应该始于理性的自觉,基于道德的自律,并最终达致行为的自由。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师课程责任的本质规定
(一) 教师的课程责任是一种道德责任
(二) 教师的课程责任是一种自主责任
(三) 教师的课程责任是一种专业责任
二教师课程责任旁落的历史审视
(一) “防教师的课程”时代
(二)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时代
(三) “教师即课程”的时代
三教师课程责任的本质回归
(一) 理性自觉基础上的课程责任认知
(二) 道德自律基础上的课程责任意愿
(三) 行为自由基础上的课程责任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自觉[J]. 徐继存.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论课程责任及其履行[J]. 徐继存.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3)
本文编号:3083156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师课程责任的本质规定
(一) 教师的课程责任是一种道德责任
(二) 教师的课程责任是一种自主责任
(三) 教师的课程责任是一种专业责任
二教师课程责任旁落的历史审视
(一) “防教师的课程”时代
(二)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时代
(三) “教师即课程”的时代
三教师课程责任的本质回归
(一) 理性自觉基础上的课程责任认知
(二) 道德自律基础上的课程责任意愿
(三) 行为自由基础上的课程责任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自觉[J]. 徐继存.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论课程责任及其履行[J]. 徐继存.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3)
本文编号:3083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08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