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测量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9:16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测量及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职业同一性已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翻译并修订了Vocational Identity Scale(VIS),然后使用修订后的中文版VIS对8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验证了VIS具有多维结构的假设,并以此为依据,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某些方面进行了干预。得出以下结论: 1.中文版VIS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较好的结构效度,其各项心理学测量指标基本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标准。 2.经检验中文版VIS具有多维的结构,并具有适用性,可以用来作为测量职业同一性水平的工具。 3.了解了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特点,如职业同一性水平普遍较低,普遍不了解自我的职业兴趣;不同学校学生在“职业目标稳定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同一性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4.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能力评价”和“职业决策”两个维度上的前后测增值分数达到了差异显著、差异极其显著水平,成员对团体辅导效果质的评估较好,说明团体辅导的效果是良好和有效的。 5.通过本研究,确定中文版VIS可以作为甄选职业同一性水平较低的学生的测量工具,同时可以辨别出他们究竟在哪些维度的水平比较低,然后给出相应的指导方案。
【关键词】:同一性 职业同一性 职业同一性问卷 团体辅导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1 前言8-11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研究目的9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9
  • 1.4 研究结论及意义9-10
  • 1.5 本文框架10-11
  • 2 关于职业同一性研究综述11-19
  • 2.1 相关概念11-16
  • 2.1.1 同一性的概念11-15
  • 2.1.2 职业同一性的概念15-16
  • 2.2 国外职业同一性的研究16-17
  • 2.2.1 职业同一性的相关因素研究16
  • 2.2.2 职业同一性的结构研究16-17
  • 2.2.3 少数群体的职业同一性研究17
  • 2.3 国内职业同一性的研究17-19
  • 3 研究一职业同一性问卷的修订19-30
  • 3.1 修订依据和思路19
  • 3.1.1 修订依据19
  • 3.1.2 修订思路19
  • 3.2 职业同一性问卷(VIS)的翻译及初步修订19-20
  • 3.2.1 VIS19
  • 3.2.2 翻译19-20
  • 3.2.3 初步修订20
  • 3.3 第一轮预测20-22
  • 3.3.1 研究方法20-21
  • 3.3.2 研究结果21-22
  • 3.4 第二轮预测22-23
  • 3.4.1 研究方法22-23
  • 3.4.2 研究结果23
  • 3.5 问卷结构分析23-25
  • 3.6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25-29
  • 3.6.1 研究对象25-26
  • 3.6.2 研究工具26
  • 3.6.3 施测过程26
  • 3.6.4 信度分析26-27
  • 3.6.5 效度分析27-29
  • 3.7 研究结论与讨论29-30
  • 4 研究二 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现状研究30-39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30
  • 4.1.1 研究目的30
  • 4.1.2 研究假设30
  • 4.2 研究方法30-31
  • 4.2.1 研究对象和施测过程30
  • 4.2.2 研究工具30-31
  • 4.3 研究结果分析31-35
  • 4.3.1 大学生职业同一性水平的总体情况31-32
  • 4.3.2 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性别差异32
  • 4.3.3 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年级差异32-33
  • 4.3.4 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城乡差异33
  • 4.3.5 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学校差异33-34
  • 4.3.6 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父母文化水平差异34
  • 4.3.7 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学科差异34-35
  • 4.4 讨论35-37
  • 4.5 结论37-39
  • 5 研究三 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干预研究39-49
  •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39
  • 5.1.1 研究目的39
  • 5.1.2 研究假设39
  • 5.2 研究方法39-44
  • 5.2.1 研究对象39-41
  • 5.2.2 研究工具41
  • 5.2.3 研究程序41-44
  •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44-47
  • 5.3.1 量的分析45-46
  • 5.3.2 质的分析46-47
  • 5.4 讨论47-48
  • 5.4.1 本研究采用团体辅导方式的原因47-48
  • 5.4.2 本研究团体辅导实施的难点48
  • 5.5 结论48-49
  • 6 研究总结49-50
  • 6.1 本研究的意义和启示49
  • 6.2 本研究的不足49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9-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153-54
  • 附录254-55
  • 附录355-56
  • 致谢5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艳;乔志宏;宋慧婷;;职业认同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彭波;;大学生职业同一性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蒋丹;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吕雪皎;职业同一性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立新;青年自我同一性与幸福感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璐;大学生职业同一性及其与性格优点、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测量及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53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9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