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评价中的人文关怀
本文关键词:论德育评价中的人文关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有明显的量化、实证化的取向。这种取向容易导致德育评价过程缺少人文关怀,缺乏对于学生主体性和人格的基本尊重。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传统德育评价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学校德育的要求。所以,德育评价有必要从量化的方式转向人文关怀的方式,以真正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德育评价 人文取向 量化取向 德育实施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德育评价是德育理论研究的薄弱点,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实践的难点。传统德育评价主要是采取量化、实证的做法,即通过闭卷考试或者教师的印象打分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此鉴定儿童的品德发展等级。这种量化的评价取向有其优势,它符合我们传统的评价思维方式,容易被教师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向军;职业中专学生道德素质现状调查与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连福;小学道德课程校本教材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夏元柱;网络游戏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中会;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敏;边境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贾珍;论情感教育的唤醒功能及其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运用[D];中南大学;2007年
7 吴翊华;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及高校德育创新[D];苏州大学;2007年
8 王丹丹;中西德育方法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冯丽娟;中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及优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跃民;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其志;实施发展性品德评价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石保聚,杨春英;传统学生评价与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4年11期
3 蔡敏;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情感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锐,高琪;德育创新之我见[J];贵州教育;2003年10期
2 梁其贵;;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对现代德育评价领域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6年15期
3 姚岚;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07期
4 张仕伟;;论德育评价的目的[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5 ;李冰:道德学习范式下的德育评价及视角转向[J];小学德育;2009年23期
6 张谦;苏联教育学家Б·利哈乔夫的德育评价观[J];教育科学研究;1990年01期
7 吴灯;易连云;;学校德育不能承受之重——论“德育实效”研究的负效应[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5期
8 易瑞洁;;教育统计与德育评价[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1期
9 唐之享;;引领生活:德育评价的重要尺度[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10期
10 周中之;王亚娟;;德育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伦理学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宏源;;学校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浅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评价[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何孟杰;;多媒体下的德育评价新法[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3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能喜(作者系通山县洪港镇中心学校辅导员);树立“四种作风” 突出德育实效[N];咸宁日报;2006年
2 北京市教委 李奕;“数字德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窦兴文(作者单位:庆阳一中);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N];陇东报;2006年
4 采写 陈方耀 汪越;创新评价体系 学生幸福成长[N];成都日报;2005年
5 张传文 潘建 疆丽娟;创新让教育充满激情[N];北大荒日报;2010年
6 ;把德育做在学生的心坎上[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高静 本报通讯员 苍万永 李长江 记者 高静 通讯员 周焕祥;育得桃李满庭香[N];廊坊日报;2009年
8 ;范式转型:当代中国教育的主题词[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通讯员 夏焕金 彭书政 喻喜志;武穴市扎实推进“以德育人”工程[N];黄冈日报;2006年
10 ;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首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意珠;提高我国青少年学校德育成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厉爱民;学生管理:从科学取向到人文取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杜春梅;人本化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钟毅;学校德育模式改进与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白秀杰;生命化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超;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马霖;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误区及其应对[D];西南大学;2009年
8 廖伟业;论追求本色的学校德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巍;当代中日学校德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刘长贵;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德育评价中的人文关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520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