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农民工子女的“相对剥夺感”
发布时间:2017-06-15 14:01
本文关键词:透析农民工子女的“相对剥夺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特殊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农民工子女认为相对于同龄人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失去得太多,故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主观的"相对剥夺感"。这种主观感受是由一些因素诱发形成的,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有一定的负面意义。因此,心理工作者要运用相应的疏导机制,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使其恢复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相对剥夺感 诱因 疏导机制 健康成长 心理工作 心理健康发展 城市 主观感受 父母
【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线学习变革的研究”(DCA03009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相对剥夺感”是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于1949年在《美国士兵》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由社会学家墨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书加以系统阐释。它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自身相对状况所持的态度,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来自对自身利益得失的判断和评价,是一种社会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拴荣;;农民工子女“边际人格”形成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3 肖雪莲;;运用“相对剥夺感”理论对我国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心理进行探析与调适[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马德峰;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社区适应现状研究——来自江苏省大丰市移民安置点的调查[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02期
5 李俊;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J];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6 赵娟;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养方式的质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4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华灵燕;现行义务教育体制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涛,陈昌文,陈运,黄乐;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李洁;“粉领”阶层——社会存在与自我认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朱业乾,邵同尧;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关系支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张,
本文编号:452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525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