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伦理的审查政策——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IRB为例
本文关键词:教育研究伦理的审查政策——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IRB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研究中的伦理道德保护已经受到学界关注,但多停留在伦理标准和规范的辨识上,对大学是如何保护研究伦理知之甚少。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制度评审委员会为例,分析其在评审程序和内容等方面的规定,可为我国建立研究伦理评审机构和政策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处;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研究伦理 制度评审委员会
【分类号】:G40-03;G649.712
【正文快照】: 伴随着社会科学领域近些年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对研究过程涉及到的伦理道德有了更多的关注。那些参与研究以及被调查和研究所影响的人群的权利需求,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给予更多的重视。这些关注主要体现在各种专业组织制定的研究规范和守则,以及逐渐增多对学术伦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朋,胡洪伟;论教育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兼论协调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阳;我国教育研究中学术道德的失范与重建[D];西南大学;2006年
2 周志高;当前我国教育研究规范性的理论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朋,胡洪伟;论教育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兼论协调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12期
2 沈湘平;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陷阱[J];现代哲学;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占军;刘娜;;教育研究伦理的审查政策——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IRB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11期
2 周全;;教育研究的伦理诉求——兼论《贝尔蒙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11期
3 郭德侠;;宽容——教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意识[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5期
4 曾美玲;周春艳;唐福华;;关于教育研究的科学精神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任永泽;;教育研究原创性不足的表征[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1期
6 谢延龙;杨春芳;;通向语言之途的教育——论教育的语言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8期
7 余海军;;后现代哲学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杨建朝;;功利式的教育研究思维取向探析[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12期
9 虞宁宁;;躬行践履: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J];大学(学术版);2010年07期
10 叶泽滨;;教育研究方法论一得——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看教育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伍宸;;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综述——基于对2004年以来98篇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会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3 黄宁;辛涛;李凌艳;;从变异分解的角度重议教育公平[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孙冬梅;胡慧妮;;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价值追求[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圣华;基层教育研究者应构筑什么样的心灵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练玉春;超越专业的专业愉悦[N];光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刘晓雷;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炬[N];平顶山日报;2006年
4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许庆豫 博士;让教育研究成为真正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广;校园欺侮:日本孩子无法逃脱的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李茂;教学方法比“小班化”更重要[N];中国教师报;2008年
7 肖川 梁向斌;陶行知的“大气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徐继存;教育哲学是没有答案的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铁道;人生的向导——李秉德先生[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滢邋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校长 陈康金 山东省茌平县教研员 靖恒海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高德胜;怎样才能取到教学改革的真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宫雪;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猛;匿影缠绕: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之骐;公共领域中的师生教育话语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娇;教育与就业[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湖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教育科研机制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郁惠;罗炳之教育研究思想论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兵;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志高;当前我国教育研究规范性的理论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汤诗华;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范式转型对教育研究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8年
6 赵光磊;视觉文化教育研究——后现代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晓阳;我国教育研究中学术道德的失范与重建[D];西南大学;2006年
8 王梅;教育研究道德规范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牛楠森;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费玉伟;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研究伦理的审查政策——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IRB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0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