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合作——合作学习基本要素之比较
本文关键词: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合作——合作学习基本要素之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更好地揭示各种合作学习具体方式背后所包含的教育理念,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有必要对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进行探讨。从合作学习三位代表人物所主张的基本要素来看,"建立互赖关系,聚焦小组目标;明确个体责任,确保人人参与;掌握社交技能,直面积极互动;鼓励公平参与,实现机会均等"是合作学习不同流派的共同内核。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教学策略
【分类号】:G424.2
【正文快照】: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迄今已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它是一个无论在教育理论界还是教学实践中都备受青睐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数十年潜心致力于在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之间架构桥梁的著名美国学者罗伯特·马扎诺(Robert J.Marzano)曾经列举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希庭,范蔚;个性化成才教育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刘理;浅谈综合性大学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管理[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2期
3 夏笑娟;;外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7期
4 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教育科学;1998年03期
5 和学新;确立主体性教育教学策略的几个原则[J];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06期
6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教学论贡献[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8期
7 王瑞芬;导学群服务体系下的合作学习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勇成;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与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姜春萍;班级气氛与中学生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秀梅;班集体建设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蒋波;小学生竞争—合作学习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文斌;高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桂英;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冬梅;关于合作学习组织优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宏;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文臣;新课程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实施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存智;合作学习的理论与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锦华;;和而不同——“合作学习”策略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19期
2 刘凤涛;;谈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倡导合作学习[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6期
3 徐莉;夏晓梅;;合作学习理论概述及意义分析[J];科技资讯;2008年21期
4 郑亚君;;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J];成才之路;2010年05期
5 马兰;盛群力;;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合作——合作学习基本要素之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18期
6 高雷雨;;对“合作学习”的再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7年12期
7 于民伟;关于学习方式的变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袁红梅;;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张文秀;;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理论——合作学习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S2期
10 刘佳琴;;合作学习中如何处理好优生和学困生的关系[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红;;历史情境体验型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彭杜宏;王秀丽;;大学生内隐合作态度与外显合作态度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吕桂娟;;“3+1”课堂模式改革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4 宋大男;;“课堂讨论”,要说爱你也容易[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齐雪芬;;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数字化环境下学习方式与学习模式的探索[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6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周立;;让作业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行为[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江涛;刘儒德;;计算机中介交流(CMC)对小组合作成员学习卷入行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袁秀利;;关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技能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王珠珠;架起从理论走向现实的桥梁[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宋敏芳;让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N];莱芜日报;2009年
3 马 超;议开展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孔凡莲;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N];济宁日报;2009年
5 向亚英;提倡合作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许晓川 卢红;合作学习的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王凯 聂俊;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做些什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西苑中学 郑佃菊;合作学习要重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临泽县板桥学区 张玉琴 程光辉;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N];张掖日报;2010年
10 滕衍平;合作学习前进一步真的很难吗[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怡明;基础教育均衡视域下异质化教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梅;关于合作学习组织优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春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小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童巧平;动机理论视野下的合作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鹏;基于网络的中学生合作学习环境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志升;合作学习过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林芳;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琳;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9 丁亚红;试论合作学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薇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角色模拟式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合作——合作学习基本要素之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9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0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