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学相长别论——教师主体、教师成长与教师学

发布时间:2017-07-02 15:03

  本文关键词:教学相长别论——教师主体、教师成长与教师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教学的系统过程中,涉及到的双方是教师和学生。二者孰重孰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研究者对学生一方的关心,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而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却似乎是有些漠不关心的倾向。事实上,教师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此,也应该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相长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获得益处。不妨对这个传统而且家常的成语做另外一番理解:教学,指的是教师自己的教和他自己不断成长和充实的过程中的学习和提高。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激励,相互提高的。由于上述重学生而轻教师的不良倾向,在此应特别呼吁,开展和加强教师学的理论和实践模式的构建。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教学相长 别论 教师主体 教师成长 教师学 学生学习 教学主体 大学教师 高校教师 学习者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主体当代教育与教学研究,多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操作技巧上面,比如交际法行为理论、学生中心理论、师生互动理论、学生学习或习得的认知过程与模式理论,以及其它和语言、认知、教学有关联的种种主张等等,对于教师的素质,却有忽视的倾向,成为教学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祝林,王建初,张建荣;工科院校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3期

2 张建;人性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9期

3 向欣;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师的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31期

4 张彦;《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赵必华,刘孝友;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邵贵君;论英语教师素质与教学艺术风格[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永勤;;对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军事化管理的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黄芳;;从chinois词条的编纂看《新小罗贝尔词典2007》的几点编纂失误之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定泰;郭明惠;;双语词典前言浅议[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何晓佑;;信息时代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走向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奉公;;建设科技创新网络促进中部崛起[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侯春杰;;教师语言的人际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李承贵;;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近代转型——兼论严复对传统研究方法近代转型的贡献[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9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郑泽之;张普;;关于字母词语的几点思考[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柏森;基于信息隐藏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7 徐冰;两面性与真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10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代丽;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合理性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左林华;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之教师同伴指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孟燕燕;论基于网络文化背景的教师发展[D];河南大学;2008年

4 王秋芳;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5 娄申;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教师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韦东;中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晋升;论传媒引导和受众参与的意识互动[D];暨南大学;2000年

8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赵丹;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吴永强;论庄子的人生观教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恕;;读《学记》[J];天津教育;1980年10期

2 翁心惠;;论“师道”与教学民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刘继传;;坚持教学相长 提高教学质量[J];云梦学刊;1980年01期

4 张从信;;“学记”中教育与教学的基本原则——读“学记”札记[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1期

5 刘汉武;;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政治课质量[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7期

6 木子青;郭焕之;陈万鹏;;师生关系三题[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1期

7 陈仙梅;;对历史上的概念应作历史的解释 与《师生关系三题》作者商榷[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2期

8 太;;《文汇报》载文介绍“商议教学法”[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10期

9 吴伯箫;;办平民学校[J];人民教育;1981年03期

10 李维鼎;;《学记》中教学观之探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有龙;;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德宏;与时俱进就要不断解放思想[N];学习时报;2001年

2 求是;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N];浙江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云;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仁真;语文课堂教学参与艺术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教学相长别论——教师主体、教师成长与教师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10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4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