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现代教学设计的路径探寻
本文关键词: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现代教学设计的路径探寻
【摘要】:由本质主义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西方哲学的最强音。随着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传统的教学设计逐渐暴露出其内在的局限,而生成性思维为课堂教学设计开拓了全新的视野。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本质主义 生成性思维 教学设计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一、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当代西方哲学强音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是世界观。但是,哲学的本意并不在于提供一幅世界图景,而是经此种图景向人们展示一种思维方式,一个考察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换言之任何世界观本质上都是某种思维方式的体现。综观整个西方哲学,它开端于泰勒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yN;新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0期
2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0期
3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4 郝德永;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课程探究逻辑的后现代转换[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思孝;;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化推进的新视角[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2期
2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陈素霞;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马志生,敬海新;哲学思维方式的嬗变:从预成论到生成论[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6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8 钱静;;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探究式互动教学初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杜世强;试论新课程改革时期教师角色的转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4期
10 谭月娥;李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霞;;英语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创新——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程广文;数学课程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磊;游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价值[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冯立明;自组织理论对创造教学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杨素萍;论课堂交往[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粟高燕;中学英语课堂美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曹树真;论教育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文星跃;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蔡旭群;创新教育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高山;中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J];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邹广文,崔唯航;从现成到生成——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李越;认知取向的新知识观及其教育改革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锦良;;从本质主义到行动主义——两种逻辑起点的教学论体系比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年06期
2 杨晓光;;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3 黄勇;;论加达默解释学的实存主义倾向[J];学术月刊;1988年08期
4 青洲;;广州人的文化取向——感觉·消费文化·知识分子[J];开放时代;1989年03期
5 陈波;;可能世界语义学及其哲学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3期
6 孙正聿;哲学前提的现代文化批判[J];求是学刊;1991年01期
7 顾建光;巴尔特文学批评理论述评[J];社会科学;1991年12期
8 柴生秦;;论“可能世界”[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9 杨林雄;;萨特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述评——读《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10 吴学德;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及其逼真性真理观述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江平;余莉;;认识的图画——丹皮尔《科学史》中的认识论思想[A];哲学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2 颜青山;;“德性测不准”现象与德性的实在性[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于涛;徐长红;;体育概念研究中的哲学基础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朱春艳;陈凡;;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宋瑾;;站在哪里说音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闫宏秀;;从本质主义的视角观照科技进步[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小新;;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哲学生存论主题转向之我见[A];“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惠巧;;全球化浪潮下的宗教对话[A];“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霞;;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症结与超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冯平;;中国建筑陶瓷产品与意大利产品的差距[A];2007年国际陶瓷工业发展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丹武 李玲;面临新世纪——文学史眼光如何“中国化”[N];文艺报;2000年
2 哈佛大学 田晓菲;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况[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康宇;网络、个人化写作及爱情[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晏可佳;“印度教”:神话还是现实[N];社会科学报;2001年
5 贾奋然;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的悖论[N];文艺报;2001年
6 主持人 崔立秋 特邀嘉宾 李茂民 魏鹏举 付国锋;文学理论学科性之反思[N];河北日报;2002年
7 索松华;文学:一种理性言说的话题方式[N];文艺报;2002年
8 ;平等话语的建构[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孟繁华;好书告诉你[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聂锦芳;马克思不是“哲学终结论者”[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海英;论主体性的历史生成[D];吉林大学;2005年
6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8 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李俊;反本质主义与艺术本质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曹树真;论教育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罗瑞芳;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D];新疆大学;2002年
5 唐新发;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和意义生成[D];厦门大学;2002年
6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继平;论网络文化背景下课程理念的变革[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友峰;康德美学方法论的当代解释[D];安徽大学;2003年
9 李霞;试论语文感性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秋霞;本质主义及其祛魅历程[D];郑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18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18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