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动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
本文关键词:教师行动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行动研究 校本课程 开发 实施步骤 教师成为研究者 价值取向 教学实践 相似之处 历史渊源 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推行,教师行动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二者有共同的概念主旨:聚焦教学实践的改进,注重教师的亲身参与,激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同时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价值取向,直到操作程序方面,二者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加深教师对行动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能够提升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师行动研究 校本课程 开发 实施步骤 教师成为研究者 价值取向 教学实践 相似之处 历史渊源 教师专业发展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近几年来,教师行动研究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国家将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力下放给了教师,在课程权力下放的同时也意味着对教师要求的提高,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对新课程开发提出的新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行动研究在校本课程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彬;;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年10期
2 王建军,黄显华;校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金霞;校本理念呼唤学校自我意识的觉醒[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2 蒋士会,陈庆文;论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创建[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3 朱敏;;校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念与方法[J];世界教育信息;2002年08期
4 蒋士会,陈庆文;论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创建[J];柳州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5 柳夕浪;反思行动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10期
6 董翠香;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杨彬;;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丽静;地方课程刍论——对地方课程未来形态的文化学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党登峰;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黎;教师同伴指导:理论与技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海君;关于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赫慧;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苏翠芝;巍山一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侯秀花;“开放性”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双;教育行动研究的本土化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9 贺佳;职业高中“适用型”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淑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港台信息[J];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04期
2 ;香港积极推行《校本课程剪裁计划》[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05期
3 潘莹;《机床概论》教学方法探索[J];镇江高专学报;1996年Z1期
4 叶建源;香港“后进生”的现状与对策(下)[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6期
5 郑金洲;;素质教育与教师行动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03期
6 凌小云;素质教育视野中的教师修养[J];教育探索;1998年05期
7 陈玉琨,戚业国,沈玉顺;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及其要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8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评论;1999年01期
9 ;全国主体教育实验课程改革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9年09期
10 唐江澎,王建军,厉墨龙,丁志康,张彤春;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验[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主体性教育理念之歌——主体教育研究与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2 胡平;;摭谈新课程与学校发展[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3 蔡剑鸣;;坚持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4 孙广华;;弘扬东林文化 创造时代特色——建构东林校园新文化之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5 张均;孙广华;;“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的探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6 时敏燕;;让孩子的生活插上翅膀——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7 章一中;尤敬党;;构筑面向21世纪的校园新文化——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现代办学新模式[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8 郭冬梅;;觅寻宝鸡历史文化足迹 开启儿童生活世界之窗——金台区西街小学新时期德育工作研究与实践[A];“宝鸡历史文化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翟永军;;化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材编写的实践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妮娅;;校本课程背景中的教师专业成长[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田古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4 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朱士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N];新华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李建平;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刘华蓉;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出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杨明全;全球视野中的基础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李志成 邹施凯;江苏省东台中学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西北师范大学 祁进玉;成人高教专业设置:何去何从[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郑桂华;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辉;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许纪峰;校本课程开发政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叶本刚;生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董璐;校本课程意义下的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建耀;指向应用性学习的校本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岳燕;兰州市h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林一钢;校本课程方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23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2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