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一个文献综述
本文关键词:中国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一个文献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分层 教育公平 社会排斥 优质高等教育 地位获得 教育机会 改革开放前 文化资本 入学机会 社会阶层
【摘要】: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我国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文献的梳理,指出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我国的教育分层逐渐从集体排斥转向个体排斥。但在当今教育扩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严重,集中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的获得上。同时指出国内对教育分层具体机制和途径的研究仍略嫌不足,尚有诸多问题有待拓展和深入探讨。
【作者单位】: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分层 教育公平 社会排斥 优质高等教育 地位获得 教育机会 改革开放前 文化资本 入学机会 社会阶层
【基金】:钱民辉教授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课题“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中一部分,课题编号:05BSH014
【分类号】:G521;D663
【正文快照】: “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1]而中国人也基本秉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整个世界(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都经历了急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周作宇;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王香丽;广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对广东省几所高校的调查[J];高教探索;2005年03期
4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5 程晓樵;“择校”政策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中国与欧美国家的比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杨春华;;教育期望中的社会阶层差异: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子女教育期望的关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7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查显友;丁守海;;低收费政策能改善教育公平和社会福利吗?——兼论高等教育不同收费政策的效应[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杨东平;高中阶段的社会分层和教育机会获得[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峰;教育经济学视角中的成人教育管理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7期
2 庄西真;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8期
3 杨凤英,袁刚;我国转型期社会分层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困境[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31期
4 邹晓宏;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大学贫困生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尹保华;公民社会与社会工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尹保华;论现实中国社会工作的“准”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8 别敦荣,朱晓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刘民权;俞建拖;李鹏飞;;学费上涨与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分析——基于结构性和转型性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10 沈祖超;阎凤桥;;社会分层对于高等教育分层的影响——西安民办高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东茅;闫凤桥;鲍威;;首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报告[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金盛华;辛志勇;史清敏;;当代中国人价值取向与精神健康[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3 吴春霞;;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改革面临的几个基本问题[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4 孙钢;鲍作臣;刘涛;;加强就业指导 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6 郭丛斌;丁小浩;;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行业代际效应及教育的作用[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7 孔宇芳;;教育过度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论文集[C];2004年
8 周晓红;;我国高等教育学费问题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马佳宏;;我国劳动力市场演变下的教育结构调整研究[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刘泽云;;中国城镇地区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评:1981-2001年[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时伟;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清华;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李世新;工程伦理学及其若干主要问题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董秀华;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小丽;我国管理咨询专业科学知识体系与知识获取系统初探(NSFC子课题 No.79970112)[D];苏州大学;2002年
2 陈加丰;我国党政系统内部顾问的现状、专业水准、存在问题和发展战略[D];苏州大学;2002年
3 刘纯明;市场经济条件下阶层分化和利益关系调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学行;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永英;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资源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宜君;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人口流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毕正宇;黄冈市中小学教师流失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其国;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与课程变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守军;枝江市义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邓光平;重庆高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别敦荣,朱晓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李文利,魏新;论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3 张炜;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4 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5 刘生全;教育批评的教育基础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盛冰;社会资本、市场力量与学校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孙彩平;市场经济文化的矛盾与心理教育的文化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郭熙保;从发展经济学观点看待库兹涅茨假说──兼论中国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10 郭丛斌,丁小浩;高等教育跨越职业代际效应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韧;城乡转换、经济开放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动趋势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静;世界社会学大会本月在墨西哥举行[J];社会科学;1982年08期
2 边祺;;1—9次世界社会学代表大会简介[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年08期
3 陈向明;美国南部社会学年会简况[J];社会;1983年05期
4 约翰·杰克逊;卢汉龙;;当代英国社会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01期
5 张启新;;社会分层[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03期
6 O.班克斯 ,王佩雄;英国教育社会学30年[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10期
7 丘拉诺夫;卢汉龙;;社会阶级和社会分层[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1期
8 岩井弘融;严家明;;比较社会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7期
9 河村望;若虚;;“后工业社会”论批判[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10期
10 李景毅;婚姻质量问题探论[J];西北人口;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杰;;毛泽东社会分层思想及其意义[A];学习 坚持 发展——青海省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3年
2 王健华;;理性评价城市高收入群体的存在[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3 樊平;;中国城镇的低收入群体——对城镇在业贫困者的社会学考察[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4 刘朝晖;;秦汉时期闽越的社会形态[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赵辉;;社会分层新走势与新政治局面的形成[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2年“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强;;社会分层与小康社会[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7 吕静;;同质聚居与阶层交流、阶层融合——对当前长春市社区居住模式的思考[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东生;;叶圣陶教育民主化思想的研究与实践[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东生;;叶圣陶民主教育思想与当今教育改革[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钟明宝;张春燕;王新;张厚福;;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分配公平问题透视[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策划 杨勇 执行 胡博理 霍晓丽 王瑛 摄影 金昌植;提高收费合情合理 教育公平不容忽视[N];河北日报;2000年
2 ;什么是“后工业社会”[N];经济参考报;2000年
3 丁言;教育资源既要开源也要节流[N];科技日报;2000年
4 ;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能力[N];中国财经报;2001年
5 厉育纲 赵忠心;构建家庭教育学科体系[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胡劲松;从教育公平看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赵世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N];光明日报;2001年
8 郭兴旺;辩证地看待教育公平[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9 文/张永平;高校收费与扩招对教育公平的影响[N];科学时报;2001年
10 周洪宇 雷江华;关注教育公平:今年热门话题?[N];人民政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沈立新;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5年
7 曹宪忠;后工业社会进程中的中产阶层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8 杨力;社会分层与法律秩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晶;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D];西北大学;2005年
10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剑虹;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谭春芳;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教育公平[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谭丽华;产权制度的社会学分析[D];广西大学;2001年
4 黄涛;黔江区初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范会芳;转型期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视角——以家庭为分层单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高静;变化中的天津话连续变调规则[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桂云;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的变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欧阳宇;走向公平: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24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2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