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先秦道家生命教育哲学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07-06 07:04

  本文关键词:先秦道家生命教育哲学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先秦道家 生命教育 意义


【摘要】:先秦道家哲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贵生养生思想成为其生命教育哲学的核心。生命的自然性、生命的自由性、生命的精神性和生命的艺术性是其生命教育哲学的主要内涵。在我国当代课程与教学变革背景下,重新解读先秦道家生命教育哲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先秦道家 生命教育 意义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哲学是人对生存方式的理解,是生命意识的体现。我国先秦道家哲学以其特有的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先秦道家哲学,我们体悟出道家先哲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存在方式的关注。贵生养生思想成为先秦道家生命哲学的核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启亮;论先秦道家的自然主义教育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邵桂华,孙庆祝;试论高校公共体育理论化教学的必然及其内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闫守轩;林苑;;先秦道家老子自然主义教学思想的现代诠释[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杨启亮;儒、墨、道教学传统比较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黄爱峰,顾渊彦;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邵桂华;对我国体育教学目的论的梳理与评判——自组织体育教学目的论的构建[J];体育科学;2005年07期

6 张瑞林,邵桂华;从道家自然养生体育观看学校体育与教学的目的[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5期

7 张瑞林,邵桂华;论道家自然养生体育思想对现代体育教学的若干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清;天籁的回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文礼;“道法自然”与“以天性为师”[D];河南大学;2006年

3 晏钶;道家思想中的生命关怀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云多;班级环境审美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5 唐国勇;道家自然养生观对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国材;生命教育的原则[J];中学教育;2003年10期

2 张鸿燕;;美国开展生命教育的做法及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06期

3 刘慧;;生命教育为健康成长奠基[J];博览群书;2011年06期

4 ;生命教育: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Z1期

5 本刊编辑部;珈语;艾松段;屹崔严;崔严;;谁给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提速?[J];人生十六七;2004年10期

6 ;访谈——关于“生命”的四个忠告[J];人生十六七;2004年10期

7 龙海霞;;生命教育研究中的本土意识[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8 朱清华;;生命因责任而精彩——关于责任的生命教育课的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4期

9 闫守轩;李秀梅;;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设计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0 洪云俊;;生命,教育的起点[J];学苑教育;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家荣;;重视心理层面的生命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游海疆;;生命教育:后现代话语与能量场构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3 陶新华;周丽芳;;以预防为重点开展高校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辛隐;;内观法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淑玉;;生态道德教育:21世纪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6 邹宇华;楚慧珠;刘茂玲;夏云;;死亡教育概论[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胡悦;;“人生计划”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8 曾勇;;“道法自然”的生命意蕴及其当代教育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姚月红;;大学生生命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余森;;“中国式”民办教育如何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如俊;呼唤“生命教育”课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严阳;“生命教育”不应仅限于“性健康”[N];工人日报;2003年

3 陈瑜;生命教育:按摩心灵的手[N];解放日报;2003年

4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教授 宋莉华;清明时节,请关注生命教育[N];文汇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闵凌欣;生命教育应成为教改核心环节[N];福建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牛敏 杨旭春;生命教育:让青春像花儿一样绽放[N];延安日报;2010年

7 罗楚春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生命教育”改变的不只是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肖川:生命教育更重要[N];深圳商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秦兴利 本报通讯员 冷新星 高帆;你对生命和死亡了解多少?[N];河南日报;2011年

10 本报通讯员 李广贤 陈成刚 任冬燕;“学科生命教育”之花绽放朝阳[N];长春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红;生命与焦虑[D];河南大学;2003年

2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3 张美云;生命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娜;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卞立慧;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师素质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晓庆;先秦道家人生观对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四光;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死亡态度及生命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南志涛;台湾生命教育探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徐生梅;关怀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深度观照[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25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25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f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