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

发布时间:2017-07-06 08:17

  本文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状况 学习焦虑 艾森克人格问卷 心理健康水平 内外向 精神质 阳性检出率


【摘要】: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江西省4所中小学随机抽取的412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焦虑,其中总焦虑倾向及学习焦虑的均分分别为39.52和8.51分,学习焦虑阳性检出率为70.20%;留守儿童的精神质、内外向、掩饰性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同龄常模,神经质量表得分留守男性儿童与同龄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留守女性儿童的神经质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同龄常模;留守儿童MHT量表的各内容量表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呈显著相关。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状况 学习焦虑 艾森克人格问卷 心理健康水平 内外向 精神质 阳性检出率
【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06YB229)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其子女越来越多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关爱,更容易感到寂寞、孤独。为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状况及其关系,有效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于2007年4月对江西省赣北、赣南2个地区4所中小学的412名中小学生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资桥;曹中平;刘永刚;李子鹏;谢兴华;;湖南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6年06期

2 樊晓光;优秀师范毕业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07期

3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4 张德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建敏;科技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2 戴斌荣,阴国恩;农村重点高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3 夏俊丽;;高中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邓卫国;潘孝富;赫红英;;学校人际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5 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王军华;;现代编辑的主要心理障碍及成因[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吴海丽;浅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4年02期

8 董海涛,席永涛,郑洪祥,周谷;航海类专业学生心理素质调查与分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姬建敏;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侯广斌;李群英;张泽刚;潘孝富;;减肥、健美运动处方对超重、肥胖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艳苹;李玲;;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2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步平;广东高校男生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策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7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旭红;现代人才素质测评系统设计与实施[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2 门学泳;五年制师范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严正香;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方法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许延礼;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停华;统招生、成招生学习心理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左晓冬;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爱芹;中小学生学校恐惧情绪调节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志国;课外体育竞赛中侵犯行为和社会适应、道德定向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血成;计算机辅助创造力开发的系统结构及软件研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钟爱萍;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训练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詹欢,张捍东;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年16期

3 周敏娟,姚立旗,王蕾敏,徐继梅;离异家庭初中生个性特征及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4 邓稳根,雷良忻,曹伴好;江西省城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5 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1期

6 崔伊薇;大学青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3期

7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5期

8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官子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J];神州学人;1994年06期

2 孙顺其;;“留守儿童”实堪忧[J];教师博览;1995年02期

3 张灵聪;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途径[J];教育评论;1996年03期

4 张志英;“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5 郑志贤;谈易造成学业不良的家庭教养态度[J];教书育人;2000年09期

6 王鉴;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慈勤英,李芬;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教育弱势地位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03期

8 张建扬,吴桃林,朱伯相;连云港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04期

9 张万敬;;为“留守儿童”呼唤“家爱”[J];辅导员;2002年21期

10 赵娟;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J];社会;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岑国桢;;青少年网络交友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范方;桑标;苏林雁;;“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状况及其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雷声;;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讨[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杭蓉珍;;让爱相随——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李琳;;浅议贵州省“扶贫”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穆威;;浅析遵义市“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原因[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陈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N];光明日报;2002年

2 宛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下)[N];江苏科技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磬;农村教育关系小康大业[N];光明日报;2003年

4 记者 李函;义务教育面临新考验[N];四川政协报;2003年

5 李揽月;打工教子难取舍留守儿童问题多[N];安徽日报;2004年

6 王根喜 采写;关注未成年人成长[N];安徽日报;2004年

7 何玉洁;农村“留守儿童”境遇堪忧[N];安徽日报;2004年

8 袁志国;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的日子[N];中国妇女报;2004年

9 高东海;性教育不应留盲区[N];中国妇女报;2004年

10 ;为“留守儿童”当“代管妈妈”[N];中国妇女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霞桃;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邬定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许世华;中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肖秀娟;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的缺失及立法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田达;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的成因、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6 易高峰;重庆市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品德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张富东;农民工家庭伦理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崔应会;公共新闻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爱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本文编号:525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25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1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