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发展的历史视角
本文关键词:课程评价发展的历史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考试 测量 课程评价 发展趋势 教育评价 教育目标分类学 课程与教学 人本主义 发展变化 评价活动
【摘要】:课程评价的确立与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了解其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趋势有助于理解现代课程评价的特点与意义。本文从众多的教育评价活动当中撷取若干典型事件,透过历史的视角来考察现代课程评价的确立、变化及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考试 测量 课程评价 发展趋势 教育评价 教育目标分类学 课程与教学 人本主义 发展变化 评价活动
【分类号】:G423.04
【正文快照】: 由于教育评价活动的内容广泛、情况复杂,人们往往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评价”作出各种不同的表述。在“八年研究”这场课程改革实验之前,并未有“课程评价”这一专门的称谓,不过这并不影响课程评价的实质内涵早已存在并且践行于我们的教育领域。课程评价的确立与发展有一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燕,黄荣怀;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7期
2 马兰,盛群力;教育目标分类新架构——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与目标分类整合模式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海燕,邹晓东;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观的若干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
2 谭移民,钱景舫;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8期
3 蒋乃平;课程模式选择的重要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34期
4 郑晓梅;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9期
5 闵亨锋;用“公司制”形式展开“实践导向”课程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3期
6 韩传信;建立发展性的学校评价模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贺佩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9 王朝晖;数学教育评价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孙志新,聂志强;对改革田径教学现行考核方法及标准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2 张春宝;刘亚辉;杨灿荣;李军;曹军;;由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引发的若干问题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3 朱鑫;;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建设的探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4 朱健民;潘国屏;张荣华;;老年人生活方式对健康自我完好的影响[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5 陈雅先;;略论视唱练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余红霞;;探析建构主义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8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育真;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旅游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胡春蕊;成人网络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娄申;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教师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陆美玉;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史孝武;理科教师科学探究信念的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良刚;论熟练型教师的专业提升与自我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年
8 张军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开发的初步探索[D];苏州大学;2001年
9 高闯;科技活动课程理论与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10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菁民;小学语文考试方法改革的几点意见[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2 张兆林;就七九年高考语文改写题谈谈文章改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3 余小文;邹容成都之行考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评“法宝”与“命根”说[J];大理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5 李广德;怎样指导学生考好语文[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6 畏迟;“过则为灾”[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7 刘永江;作文教学必抓根本——从评去年高考作文试题谈起[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张瑞昌;我国科举制的渊源及概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风华;改写《第二次考试》浅见[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2期
10 卜仲康;土壤 园丁 花朵——浅谈何为的文学创作道路[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心和;;论考试在医学生培训中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张海燕;刘安丽;刘家恒;;单元知识竞赛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刘昌华;陈典基;;中专卫校考试辅助训练系统设计[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陈广祥;王秉仪;张劲风;李庆;洪美玲;郭蔚然;赵先碧;;病理学计算机题库试卷与传统试卷考试成绩对照分析[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王瑞霞;范吉平;;日本的汉方医学现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6 周宝瑞;;蔡襄在开封[A];蔡襄及其家世——纪念蔡襄诞辰975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7 甄艳华;;英语精读课与表达能力的培养[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王斌宏;韩晓惠;;理工科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初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余艳;;浅谈英语口语教学[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10 孙敦恒;;在清华求学时的闻一多[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陵生;考试突然在会场进行[N];安徽日报;2000年
2 省人事厅考试中心 刘彦平;考试的多样化功能[N];安徽日报;2000年
3 ;出国读硕士要通过哪些考试[N];北京日报;2000年
4 ;我国职称考试规模超过高考[N];中国保险报;2000年
5 刘子刚;利玛窦眼中的考试[N];中国测绘报;2000年
6 衡阳财校校长 邱兴和;加快教学改革 突出素质教育[N];中国财经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黄小红;中国需要多少CPA[N];中国财经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蒋巍;注册资产评估师先被“评估”[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崔宏;“三师”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郝卫江;开卷考试给学生们带来了什么?[N];中国妇女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飞;唐代试策研究(《唐代官人文学研究》第一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田宝;高中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模式和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6 鄢明明;大规模考试的演变与育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于海波;科学课程的文化阐释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邹卓鹏;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李娜;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刘清华;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蓬;Windows95自动化考试系统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2 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方芳;持续性评估理论及其在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宁;县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窦春玲;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个性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江;通用考试系统(GES)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满朝辉;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效度分析[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8 金涛;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卷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1年
9 廖光忠;多层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01年
10 李国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525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254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