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 心理健康发展 身体认知 体育锻炼状况 相关性研究 心理健康水平 认知结构 心理健康状况 锻炼态度 心理障碍
【摘要】: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身体自尊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状况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作者单位】: 湖北经济学院体育教学部 湖北经济学院体育教学部 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 心理健康发展 身体认知 体育锻炼状况 相关性研究 心理健康水平 认知结构 心理健康状况 锻炼态度 心理障碍
【基金】:2006-2007年度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课题编号07101)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互促进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探寻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有效结合点,本文基于测试和调查的数据,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1研究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德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思想政治工作[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2 孙洵;;浅谈幼儿遗尿[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3年05期
3 顾圣益;;试论控制论与学校体育管理过程[J];辽宁体育科技;1984年05期
4 陈达勇;;让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四川教育;1984年01期
5 吴常德;论大学教学方法的启发性[J];高等教育研究;1986年01期
6 陈锡林;;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J];江苏高教;1986年03期
7 张建中;;试析大学德育教师的劳动特点[J];现代大学教育;1986年01期
8 孙喜亭;;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J];教育发展研究;1986年04期
9 周志勇 ,梁钢 ,王凯华 ,刘俊;女大学生心理意向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87年02期
10 孙宝志;;大学生的心理控制与思想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广珠;;非师范院校心理学公共课教学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周春开;;关于高校心理咨询的思考——兼谈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几个主要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何昭红;;社会信息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邓旭阳;郭晋林;王小玲;周曼云;李学海;;团体心理训练促进大学生个性与能力发展研究[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贾玉梅;;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实施构想[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郭爱昕;;越轨行为与大学生心理[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周平;;论学校教育中大学生心理缺陷的识别与矫治[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杜拥平;;略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的新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刘志伟;张兴波;;高等农科院校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王勤;;理想与现实:新生心理适应的重要课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梦茹;如何调节现代人的心理失衡[N];光明日报;2000年
2 记者 靳玮;部分大学生有心理障碍[N];健康报;2000年
3 周纳新;教育孩子慎用惩罚[N];陕西日报;2000年
4 程守勤 邓旭阳;用心理剧开启心理疾病患者的心扉[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王健;请一位免费“学校心理学家”[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记者 吴芳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到底多少大学生有心理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吴芳和 通讯员 张灿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心理健康教育“瓶颈”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南方秀;男女同学交往不等于早恋[N];福建科技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庆建;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3 王学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及其与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程鲜彩;人格塑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郑州大学;2001年
7 朱泳;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篮球运动参与程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华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29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2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