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师角色观与教师发展新理念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教师角色观与教师发展新理念
更多相关文章: 后现代思想 角色观 教师教育 发展理念 教师角色 课程与教学 后现代主义 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 教育过程
【摘要】:教师发展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而教师的角色问题是整个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各种后现代教育学派对现代教师所充当的角色进行了分析与批判,主张其实现角色的转变,这为我们重建教师发展理念具有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高教所;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 后现代思想 角色观 教师教育 发展理念 教师角色 课程与教学 后现代主义 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 教育过程
【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05A037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发展逐渐被视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和核心要素,甚至被视为“学校与教学革新的心脏,它能最大程度地重建和振兴一个国家的教育希望”。[1]而教师的角色问题是整个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它既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虽然当前各国学者已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德玉;论经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意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4期
2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杨春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7 许世平;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调查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陈修梅,储红玲;“教学相长”的时代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曹长德;研究型教师刍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汪虹;论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及其培养途径[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茜茜;;沉默的天使——论大众媒体中医务人员话语权的缺失[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尚淼;;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模式教学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3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龙秀敏;;论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与意义[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6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丽璇;改革幼师生物教材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卢法斌;山东省高中英语教师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宏伟;教师素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建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我见[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燕;课程价值取向之“应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关于“后现代”一词的正确用法——J.F.利奥塔尔答记者问[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11期
2 T.S.希布斯 ,曾乐;《超越后现代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3 C.凯勒 ,孔明安;作为虚假历史的后现代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8期
4 乔亚;“回到伦理学”──变革中的社会与伦理学需要(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11期
5 毛怡红;现代、后现代与文化的多元性[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6 ;本期导读[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10期
7 邓志伟;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西方批判教育学[J];全球教育展望;1996年04期
8 张法;传统文化:我们?他者?[J];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01期
9 王治河;走向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读J.俄莱的《转变人类文化:社会进化与全球危机》[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10 张法;论后殖民理论[J];教学与研究;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川 梁刚;辩证批判与对话[N];光明日报;2001年
2 张国清(旅荷学者);后现代思想舞场的旁观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3 姜冬根;后现代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曾军;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途径的讨论[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金惠敏;后现代主义:在思潮之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马海良(山西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文化的分裂与整合[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匡闯;守望在当代景观的临界点上[N];中国建设报;2004年
8 李醒民;不必向后现代主义思潮“臣服”[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王治河;后现代是一个机会[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李醒民;自由的批评和反批评是令人惬意的事![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薛勇民;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诠释[D];山西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源;云南主要湖泊旅游环境效应及调控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谢荣华;论当前中国公共管理的观念变革[D];吉林大学;2005年
3 侯丽羽;当前德育:走现代思想与后现代思想的融合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30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3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