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赫尔巴特的兴趣观
本文关键词:谈赫尔巴特的兴趣观
更多相关文章: 赫尔巴特 兴趣 思考 教学过程 统一性 多方面性 心理状态 主动性 课程体系 心理学
【摘要】: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是主动的、多方面的,兴趣具有统一性;兴趣既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
【关键词】: 赫尔巴特 兴趣 思考 教学过程 统一性 多方面性 心理状态 主动性 课程体系 心理学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使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为教育学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兴趣是贯穿赫尔巴特思想的一条线索,明确兴趣在他整个思想中的地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赫尔巴特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广播与生育[J];人口与经济;1980年02期
2 邓奎金;我院新成立科学文艺研究室[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加强政治课教学的几点做法[J];安徽教育;1980年03期
4 邵荣昆;讲读教学方法浅说[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5 单文清;浅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6 敢峰;兴趣·信心·方法[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7 ;教育家、科学家谈能力发展[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8 曾广惕;谈谈学生记忆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9 王季珍;要加强物理演示实验[J];江西教育;1980年03期
10 倪武林;少年期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些特点与教育问题[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庆田;;地球内部研究中的天然地震探测技术[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冯太林;张学工;李衍达;;三分量处理系统MULTIWAVE的研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碧星;王克协;;各向异性双相介质地层中多极源声波测井理论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宋大祥;朱明生;;蛛网和蜘蛛的捕食策略[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G.爱克斯朋;;x-和γ-射线的散射——康普顿(Compton),克莱因-仁科(Klein-Nishina)和赵忠尧(Zhao(Chao) Zhong(Chung)-yao)的工作的综述[A];The History of Nobel Prize--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6 王宏伟;隋森芳;;五聚体蛋白质在二维平面上的紧密排布—C-反应蛋白的二维晶体化[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7 汤畅;呼俊改;万谦;李美芬;裴波;陈建文;;GM1通过影响脂双层结构从而影响PKC活性[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8 谭连生;;奇异系统的最优控制原理[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9 罗晓;李敉安;;合作对策模型中有关分配原则的研究[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武坤;;预测精度问题的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翠荣;寓习作于快乐之中[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网上自由讨论的空间——BBS[N];兵团日报(汉);2000年
3 蒋宏传;北方地区乳腺病检查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 史玉成;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尝试教学一种创新教育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时晓玲;铁肩担重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特约通讯员 林菁 本报记者 肖铮;数学王国笃行者[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 尹少淳;贴近美术教育情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徐涟;业余音乐学校普及民乐有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王若仁;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建;个性化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2年
2 孙立新;分布虚拟环境中碰撞响应、分级兴趣管理及同步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应晓敏;面向Internet个性化服务的用户建模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4 初曙光;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林晖;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6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余春艳;基于角色和面向智能主体的协同虚拟环境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杨舰;对等网络有效搜索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陈荣义;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其改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猛;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磁共振氢波谱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2 段永发;论中师物理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曾镭;浅析中师生物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艳燕;基于Agent的智能化信息过滤系统[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炳骜;动态PUSH系统原型的设计[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于宏;试论艾特玛托夫的《断头台》[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颜泓;动机、兴趣与主题一体化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莲英;论李渔小说“机趣”艺术[D];郑州大学;2001年
9 翟红华;韩礼德篇章功能理论与外语作文教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崔燕;中外阿凡提故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本文编号:530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30545.html